《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篇》:“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水太清了,鱼就无法生存,要求别人太严了,就没有伙伴。现在有时用来表示对人或物不可要求太高。也说水清无鱼——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
1.
第一次接触这句诗词是从父亲那里,犹记得那是2000年的一个夏天,刮燥的知了声此起彼伏,在宁静的中午分外清晰,躺在凉席上的我在翻来覆去生闷气。
事情还要从早上说起,好朋友微微上大学的姐姐送了一本《穆斯林的葬礼》给她,微微答应说看完后就借给我。老实说我想拜读这本书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奈何囊中羞涩,那时候高中生没多少零花钱的,只有望眼欲穿的等待。今天是周日,想着微微也该看完了,于是就去她家找她。
结果,她竟然昨天就借给我们班那个大帅哥了。说好的立刻、马上借给我看呢?一转眼就重色轻友,太没原则了。十五六岁的小姑娘顿时就气炸了,直接翻脸。什么难听我说什么,怎么说话这么不算数?说借给我的又借给别人?有没有原则?你是不是喜欢他?
可想而知,不欢而散。一进家门,父亲正在藤椅上喝茶,看到满脸郁闷的我,就问怎么回事,我带着委屈原原本本的跟他讲了,他拿起茶杯,吹了一下茶叶,喝了一口茶,悠悠的说道:“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虾米意思,老师没教过啊。
2.
直到很久很久以后,我才慢慢领悟到了“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的含义。
我们先说“水至清则无鱼”,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讲,水如果想保持的很清澈,那么就不能含有任何物质。俗话说得好:“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污泥”,鱼要生存,肯定得有输入、输出。输入就是鱼的食物,小鱼吃的是虾米,虾米吃的是污泥;同时它还有输出,也就是新陈代谢,便便之类的。你想,都有污泥和便便了,这水清澈的起来吗?
再说“人至察则无徒”,察指的是精明,徒就是好友,伙伴。意思是如果你人太精明了,要求太高了,身边就没有朋友了。我爸那时候就是说我对朋友太苛刻了,人家只不过是把书暂时借给别人,就被我扣上不讲原则、重色轻友的大帽子,甚至我还诽谤人家早恋。你说就我这样的性格能多的了朋友吗?
3.
一个亲戚,特别爱干净,近似洁癖。每次我们去她家,看着明亮如镜的地板都不好意思踏足。进门主人让我们换上一次性拖鞋,先去卫生间用洗手液认真的洗下手,然后才让你在他家沙发上坐下。但我们也拘束的很,生怕来回乱动把沙发垫弄出褶来,尽量把自己的活动范围缩小。
后来听说每次我们离开后,亲戚都迫不及待的把沙发垫、杯子、桌子重新清洗一遍。为了减少人家的工作量,以后有事我们就尽量打电话,不得不去时也抓紧办完,赶快离开。每次走出她家的门都会长舒一口气,本屌丝又回来了,自由的味道简直太好了。
与之相反,我们就特爱去大姑父家里,舒服、自在。每次进屋,大姑父都会说,到自己家了,客气啥。到那以后,弄上几个小菜,喝上几杯小酒,看着电视,唠着闲嗑,说说自己的困惑,谈谈未来的理想,感觉惬意的很。
渐渐的,我们隔三差五就会去大姑父家里聚上一聚,关系越来越好,感情越来越深。
有一次聊天,说到那位亲戚的洁癖与大姑父的热情,大家各抒己见,有的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有的说习惯性格不同而已,我在旁边悠悠的说了一句:“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场面何等的相似,原来不知不觉中我已经深刻的领悟到了,生活就是最好的老师。
我们更喜欢的是让自己舒服的方式,而不是你对我们各种各样的要求。
4.
每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都不是独立的个体,人与人之间需要社交,需要朋友,这是一个大社会的平衡状态。
从以前的不懂,到十六年后的顺其自然,这中间的潜移默化是由岁月长河慢慢打磨出来的。我们就好比水里的石头,起初棱角分明,经过河水长时间的冲刷,最终圆润智慧。
有鱼的水里总是混浊的,就像与人相处,不必太较真,是非黑白在心中,看透不说透,难得糊涂而已。
原创作品,你的支持是我写作的动力,转载请简信联系授权,O(∩_∩)O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