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通常会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是从考上大学的时候开始分流的,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是,但不全是。
001
接下来,就浅谈一下我所认为的那些能够带来人与人之间差距的时间节点:
1.基因遗传
个体的遗传基因是什么?
是否会突变?
等等。
这些从根本上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
从生物学和医学方面解读的生命奇迹,我知道的少之又少,所以就只阐述我知道的。
2.从胚胎发育到胎儿期
这个阶段,所接收到外界补给的营养种类富足与否?
母体的消化和吸收如何?
母体的情绪是否稳定?
母体在生存、安全、爱、被尊重、自我实现等5个层次上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
等等。
这些都决定了个体在大脑和身体上的发育,这也同样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
3.降生时
孩子脱离母体时是否顺利?
是否有医学方面的介入或意外?
等等。
比如,分娩时若遭遇难产,通常会导致孩子出现大脑缺氧、缺血的现象,这很可能会影响脑细胞,从而影响孩子的智力。而智力又是决定人与人之间差距的重要因素。
4.出生后前三个月、前六个月和前三年
在这些关键时间点,
孩子与父母的共生需要是否得到满足?
是否得到母亲的良好养育?
父母情绪和养育孩子的方式怎样?
时代问题和社会环境是否友善?
等等。
这是继生物遗传因素外影响力最大的因素,通常决定着一个人的发展潜力。“三岁看老”即是如此。
5.学龄前
这是孩子大脑发育最敏感的关键期。在这个阶段,
是否得到父母足量的爱、正确引导和树立规则意识?
是否有社会环境的支持——包括社会规则的制定和监管、游乐园儿童书店等基础设施设备的建立和健全?
等等。
这些,都决定着孩子是否能在安全的环境里身心健康地成长,也在无形中塑造着我们孩子的思想和行为。
6.求学时——读小学、中学、大学
在原生家庭里是否完成符合社会要求的个体社会化过程?
是否通过自身努力和外界助力进入更好的教育环境?
父母是否有足够的眼界和心胸去帮扶孩子求知求能?
所遇到的老师是否有,善念相助于己?教育教学方法?有更宽广的视野?等等;
也就是说,整个求学阶段,是我们储备大量知识提升认知力并进行群体社会化的黄金期,也是我们智力活动的外化最明显的阶段,所以,就很容易让我们误以为这是决定人与人之间分流的时期。
当然,不同的环境,造就不同的人。越是社会底层,外在环境的影响力越是强大,所以,通过求学改变环境、获取资源,这也在无形中拉开着我们人与人之间的差距。
7.进入职场后
于内,个体的基因遗传、原生家庭的“肩膀”给“个体诉求”的启蒙,以及个体在认知和能力方面的积累,都决定着自己是否愿意持续进阶?
于外,是否有贵人相助、朋友想帮?而这个又基于我们对于“持续进阶”的意愿。
持续进阶本就是拉开人与人差距的一个“后劲”很足的重要因素。
8.谈恋爱、进入婚姻后
随着社会身份的增多,对自身的期望是否会发生变化?
队友和双方父母是否能接纳并帮助自己持续精进?
等等。
这也是我们在人生下半场与同行人拉开差距的重要因素啊!抓住了这个机会,我们同样可以在自己的领域里逆风翻盘。
9.组建家庭转换角色后
当曾经的孩子有了自己的宝宝,最能深刻地感悟到生命轮回的魅力,如此,内心深处对事业和家庭的选择与侧重如何?
在宝宝成长的过程,以及我们与自己、与外界的关系,本就存在诸多变数,而我们拖着上有老下有小的重担,我们是否还能记得起年少时的梦想?是否还能时刻保持精进状态呢?
也不得不说,如果我们依旧保持不断学习的状态,我们同样也可以重新选择,踏上新的赛道,向前奔跑。
10.人至暮年后
以旁观者身份亲眼见证过自己的孩子在孕育生命中的欣喜、无措和游刃有余,也眼见着自己从稚嫩“小孩”变成满头银发的“老小孩”,心态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芳华已逝,生命也将止息,我们是否还会愿意保持学习和精进状态,去处理与自己、去外界的关系,并在最后一点生命时光里用尽平生智慧写下最后一首生命赞歌?
就我所见的那些老爷爷老奶奶们,凡是保持学习状态和乐观心态的,眼睛里都闪着星光。他们都是我眼里的英雄。
002
从生命开始写到人生暮年,我也需重新审视自己这一生该如何度过。
“人生是场马拉松”,生命里的每一个阶段都在帮我们分流,也都为我们改变赛道开辟了一个个关口,只要我们愿意并付出行动,总能走上自己想要的赛道,并找到与自己同频共振的人。
同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背景和人生期待,我们人与人之间本就存在差距,也本就没有差距,只要我们能够开心自足,一切都不是问题,也一切都可以解决问题。
而且,我们完全可以成为一个佛系躺平的普通人,甚至连普通人也可以不用做到。始终让自己一直保持身心健康的状态,在年龄上活得比很多人都长久,能笑到最后不也是王者吗?好像还是战斗力最持久、最能抗压的王者。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