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下那篇《如果没有办法每周写一篇完整的文章》仿佛是昨日之事,转眼间过去3个礼拜,《四周完成一篇完整的文章》系列就进入尾声了。期间,面对每周007的deadline,变得平静了许多。如果连载也算是小说的一个要素(大雾)——四舍五入一下,这算是我个人自传体的开篇(依旧大雾),哈哈。
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本小说,场景、人物和主题都在不断的变化。这两天,几乎全中国人民都关注着同一个事件——郑州特大暴雨。事实上,我只看了部分流传的视频及文字,便放下手机不愿意再去点击相关消息了——只在内心祈求受灾同胞能够渡过难关,并在网络平台捐出微薄心意。
不过于关注社会热点是我这两年才有的转变。
以往总是忍不住看很多,想很多,有欢喜有悲愤。直到和对象有过数次关于社会热点新闻的交流后,才发现原来自己在无意中,有可能成为了流言蜚语的“帮凶”,成为了那个“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人。没有真正的能力为受害者(或者说当事人)带来积极的影响,也没有真正了解事发经过和当事人的背景。在数据狂潮的翻涌中,我过于轻易地站在了某一方的立场,带着感情色彩和个人无意义的揣测,混迹在网络的阴影当中。
最近我有了一个新的认识:替代性创伤。替代性创伤是人同理心的一种表现:虽然没有亲身经历痛苦,却借由亲眼目睹、看到新闻画面或报导文字、听到幸存者的描述等间接方式,出现创伤反应。人有着绝非一般意义的共情能力,能够超出物理范围地接受来自外界的心理干扰,严重的会出现生理反应。
美籍华裔作家张纯如在出版The Rape of NanKing, The Chinese in America后,在为第四本书做材料搜集期间,爆发了严重的应激性精神病,最终她用一把手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很多人猜测,她在成名作The Rape of NanKing出版后,出现了严重的替代性创伤,无法从极度黑暗阴郁的情绪中走出来。作家大概是患抑郁症的高危人群——共情能力太强,“入戏太深”。
通过网络留言、捐赠等传播积极的能量,大概属于“集体疗伤”的一个过程。但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消极情绪和反应。我的选择是适当地关闭信息渠道,让自己的身心恢复平衡,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幸存者带去一点点力量。不知道读到这篇文章的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和选择呢?
上周日看了三位战友的关于连载小说心的分享,对于能够“挖坑”并认真“填坑”的战友们投以真切的敬意,对于林战友所说的“无问西东”也有着真切的感受。
这是我的《四周完成一篇完整的文章》系列的最后一篇。在上一篇结尾中我写道,短期目标是能够有条理地记录自己的感悟感触。那么,为了让这个目标更加明确一些,我决定真正地开启自己的“连载周记”啦。周记的名字暂定为《月光光》,实在是没有什么取名的才华,就借一下许美静的这首歌名吧。《月光光》是《城里的月光》的粤语版,由林夕填词,和国语版相比,又多了些不一样的情绪,感兴趣的朋友不妨听一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