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边村,有那么一个节日是专门留给孩子们的,这个节日叫做娃娃场。曾有人做过研究,认为娃娃场是苗族的端午节,而在边村,虽然有苗族,但是娃娃场确实没有民族之分的,也许可以推测是汉族人受了苗族的影响开始过娃娃场,但也可以这样推测,即边村本就是苗汉杂居的地方,在漫长的历史中,边村的汉、苗本就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范畴。
边村所属的乡逢三、六、九赶集,即农历的初三、初六、初九、十三等带三、六、九的日子,大家便会聚集在乡上,买卖交易。娃娃场是每年的五月初三,即端午前的一个集期。每到这个时候,大人总会拿出那么几块钱给孩子买吃的。因临近端午,这一个集期特别闹热。有时,天公作美,气温一下子升上来,雨水光照好,冰脆李将将成熟,于是房前屋后不时传来噼噼啪啪打李子、摇树子的声音,裹着白头巾、系着靛色围裙的老人背着成色不一的李子,拄着竹棍,或是穿行于大街小巷、田间茶馆,或是蹲坐在路旁街角,守株待兔。能言会道的老妈妈同买主们夸耀自家的果子包酸不甜,或是抱怨到昨夜风雨过后,树倒李散。由于市场上时鲜水果的稀缺以及当地人夏日对酸甜可口李子的喜爱,五毛一斤的果子,顿时就兜售一空。
酸脆并不算甜的冰脆李,是边村过端午的必备物之一。相较于大人,孩子们并不太喜欢李子。娃娃场那天有专门针对他们的小吃,比如炸麻花、炸土豆片、虾片、裹了黄豆面的麦芽龙须糖、包了软糯米豆馅的咸糍粑饼以及清凉的凉糕、晶莹剔透的冰粉。当然,他们更愿意花钱去买父母口中的垃圾食品——辣条,什么大刀肉、九制干丝、辣子鸡、五香豆干,人手两袋,大快朵颐,最好在辣味爆发、舌苔将裂之际,配上一杯冷冻过的太子乐,畅快得便可大呼苍天,恍若天堂了。
过了娃娃场之后,便是端午节。端午节虽然要过得丰盛,对于边村人来说,端午节的中饭除了做一顿丰盛的饭菜,还有一种简便的过法——包抄手。乡上有卖面的手工作坊,每到端午这一天,大家便在面坊门口排队买包抄手的面皮。包抄手一定要选里脊肉,但又要掺两三分肥肉,剁出来的肉馅才会滋润。一般在剁肉馅的时候要放一些鲜姜,辛辣的姜味调和了猪肉的鲜腻,这样煮出来的原汤抄手,白里透粉,这时,在热气腾腾的汤面上,撒上些许细葱,飘荡的清油沫聚集在绿汪汪的葱花边,绽放出星星点点金花。
锅里的热汤翻滚着,吞吐着浓白的水雾,而洪萍的母亲在光孔投进的阳光沐浴下如雾中仙子,闪着灿灿的光晕。仙子不食人间烟火,但仙子的孩子们却是饕餮肠胃,于是仙子也只好暂时沦落凡尘,拽着铲子、勺儿,埋头锅灶间,与水火激战。终于,听得烟熏火燎里传来一声吼叫:“吃饭了!”上下楼梯的咚咚声、翻找碗筷的叮当声、拖曳桌椅板凳在地面划出的绵长咯吱声交织成一片,在这即兴的打击乐演奏中,还不时加入一两声惊叹咋呼与懒洋洋的花猫叫声。房檐下艾草扎成的狗子在清风吹拂下悠悠地晃着,厨房里传来哗啦啦水响、哐哐铛铛松动炉灶的声音,偶尔闻得两声拉长了嗓子的公鸡打鸣声,晌午便过去了,不久之后,太阳就要被赶回床上睡觉,月亮又会颤颤巍巍地坐在西山上,偷听河坝里的边村人摆龙门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