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222《精进》,第二遍166~214页,定向阅读第五章 向未知的无限逼近(修炼思维)
采铜老师在这一章节主要讲解何为创造力思维。分以下四个角度:
1)有效思考需要简洁
2)潜意识让创意显现
3)思考的有效工具:图像化
4)周密思考,即多维度思考
我对这个部分不是非常有共鸣,但有一句话触动我的神经:“信息过载不是因为信息太大,而是我们的“过滤器”失败了。简化外界输入的信息,前提是修好“过滤器”。譬如时间之尺的方法,用问题筛选信息的方法,这些都是接近问题根源的答案。”
既然只是接近,那么问题根源是什么?让我们来尝试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抽丝剥茧。什么是过滤器,其工作原理是什么?
答:过滤即筛选,其标准是价值判断,结果是保留认为有价值的,去除认为无价值的。
过滤器失败,即价值系统失灵,失去判断依据。这里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价值系统缺失,另一种是价值系统低阶,无法用于素材判断。
于是,作者给出了两个比较通用的价值判断系统:时间之尺和用问题来筛选。
1.时间之尺:其本质是将分析对象放到更广泛的时间维度去评估。我们往往会下意识将事物归集于当下,逼迫自己在很窄的维度里去做判断。但一旦将时间视角拉长,很多事物呈现的利害关系及重要性也会发生巨变。
2.用问题筛选即有用论,代表信息可以解答近阶段我们遇到的5W2H问题。
但是,我认为更有效,更能经受考验的过滤器,实际就是建立自己的三观。基于三观去做筛选及思考,最大的好处是:逻辑自洽。所有事情都可以在你的这套思想体系里成立,得到相应的解释。而技术方法论的解决之道,难免遇到无法解释的情况。
所以,思考的第一步是解决个人三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