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科恩博士的游戏力讲座上,一个妈妈提到了自己的困惑:孩子已经5岁多了,最近一个多月的时间不知为什么,总是不愿意去上幼儿园,每次送孩子到幼儿园门口他都会哭很久,这个妈妈只能陪着他哭,孩子去上课了也整天闷闷不乐,中午还不愿意睡觉,这个妈妈每天都要上班,这一个多月的经历让她很崩溃。
科恩博士就问这个妈妈,最近有没有特别的事情发生。妈妈说:有。孩子最近问了她一个问题:“妈妈,你有一天是不是也会死?”妈妈的回答是“每个人都会死,但即便妈妈死了,妈妈的爱也会一直在你身边。”孩子很有情绪的对妈妈说,“我不要你死。”
科恩博士当时就问了现场听讲座的400多个父母(包括我),你们有谁觉得自己可以很坦然的面对死亡了?结果举手的人寥寥无几。科恩博士给了这个妈妈一个反馈:我能理解你和你的孩子,只是很多大人都无法坦然面对死亡,更何况孩子?如果他是如何敏感,可能对他的童年来说,是有些痛苦;也许等他长大以后会很有益处。也许你确实无法改变“死亡”这件事情,你也无法改变很多冲突,你的角色也不是去修正这些,你的角色是陪着他去经历,如果你一直尝试找一个方式,让孩子接受这些事实,可能是会有困难的,只是这个过程孩子很需要陪伴,需要让他感受到你一直都在,无论如何都会在他的身边守护他。你的情绪也很重要,你需要照顾你的情绪,可以去找倾听小伙伴倾诉一下,给自己一些轻松自由的空间。
××××××××××××××××××××××××××××××××××××××××××××××××××××
讲座的这个环节让我对死亡重新陷入思考,我是如何理解死亡的?我会如何向孩子去描述关于死亡的话题。其实在今年初公公去世的时候我就遇到了这个问题。
3岁不到的六六问我:“爷爷去哪里了?”我当时并没有太多细想,很平常的告诉她“爷爷去了天上,去了另外一个世界”。“那他什么时候回来?” 我说“爷爷以后都不回来了,但他会在另外一个地方守护着我们”。
我告诉了孩子一些事实,但又没有描述的很细,后来六六自己也会时不时念叨说爷爷会在天上保护我们。偶尔一两次我也会说,“其实每个人都会死,妈妈也会死的”。六六并没有太大的反应,也许对她而言,此刻的她对死亡并没有那么的敏感,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理解死亡意味着什么,可能仅仅是离开。
×××××××××××××××××××××××××××××××××××××××××××××××××××××
我记得在去年7月份的时候参加过一次生命盲点的体验活动,其中一个环节就是关于死亡。我们需要三个问题:
1、 你怎么看待死亡?
2、 死亡对你意味着什么?
3、 你相信什么?
我当时的答案是死亡是人生的必经阶段,是生命的终止,每个人都需要经历。知道死亡、看到死亡并不代表经历死亡时我们就能从容面对,就像活动开始时谈及外公的离去我依旧会流泪,没有去送他是我的遗憾。死亡对我而言,意味着人生是一场自我修行和体验,尽情尽心去经历、去感受。我相信爱。
当时,有个90后分享对死亡的观点和电影《寻梦环游记》给我的感触很像,他理解人的死亡有三层含义,第一层是肉体死亡,即人没有了生命体征,停止了呼吸;第二层是身份死亡,在葬礼之后,人所代表的社会身份、角色身份都不复存在了,但给其他人留下的记忆和精神仍旧存在;第三层是彻底死亡,即所有认识亡者的人也都离去了,没有任何关于这个人的记忆,也就没有存在。
我想,这部电影对于孩子来说,其实是一部非常棒的关于死亡教育的素材。如果真的要去和幼小年龄段的孩子谈论死亡,除了我们自己的说辞和电影之外,绘本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可以参考的有:
儿童图书《爷爷变成了幽灵》、《天蓝色的彼岸》、《活了100万次的猫》、《我永远爱你》、《祝你生日快乐》、《獾的礼物》等等。
我觉得当孩子主动问我们关于死亡的问题的时候,不要逃避,也不要去欺骗。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帮助孩子正确地理解死亡和生命。和孩子讨论死亡,其实是在和孩子讨论如何度过自己的生命。
作为家长可以坦诚地向孩子分享你所知道的关于死亡的知识,不要给孩子唯一的答案,把多方面的信息给到他,鼓励孩子自己思考。
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帮助他去了解死亡和生命的知识,培养孩子热爱生活,热爱生命,接受生命中的挫折,享受生命中的困难,要乐观积极向上。
我们其实给不了孩子一个完全的“生命保险”,要培养孩子自己去寻找属于他自己的生命价值,他自己找寻到的,才最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