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被众生谈烂了的一个命题。它从来就不缺定义,只欠方法。
一个人的辛福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能不能处理好和自己的关系。(引: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第一,人与大自然的关系;第二,人与人的关系,包括家庭关系在内;第三,个人心中思想与感情矛盾与平衡的关系。这三个关系,如果能处理得好,生活就能愉快;否则,生活就有苦恼。--季羡林《风风雨雨一百年》)
和自己的关系?对,就是学会与自己言和,对生活和解。
我曾经度过一段孤僻的青春期,同时,我的妈妈也在经历她生命中漫长的中年抑郁期。
那时,家庭中的父亲角色,正处于事业的上升期,经常出差,从某种严格意义上说,父亲“缺席”了孩子的青春期。也许这是很多个普通家庭的常态。
当我犯错误时,妈妈训斥我的话都是“等你爸爸回来管你!”我可以半个月不和妈妈说话,一直等到爸爸出差回来,当一家人坐在饭桌上吃饭时,爸爸都几乎没有任何察觉。
大学住校,毕业后出国两年,回来开始在职场的奔波折腾。
真正和老妈的关系亲密起来,互相理解,是在她的五十之后,我的三十之后。
而这之前,我都觉得是自己一个人在面对这个世界。虽然也倔强,也精彩,也热闹,但是背后还是有很多委屈和怨怼。
有一个生活中的画面曾让我一瞬间掉泪,乘公车时一个中年发福的妈妈把着一个空座位冲后面叫着:“囡囡,囡囡,快来!”后面细瘦的女儿一脸不耐烦的磨蹭过来~~~
而我,记忆中都没和妈妈一起逛过街。更别提手牵手。
等我长大了,有思想了,更重要的是,有“同理心”(注:同理心empathy,就是站在对方立场设身处地思考的一种方式。 又叫做换位思考、神入、移情、共情,即透过自己对自己的认识,来认识他人。)
很多时候,我们都不知道身边最亲近的人,他|她正在经历些什么。我们只注意到他|她表现出了什么。而这,就是我们最大的忽略。
妈妈是家里的老大,下面有两个弟弟一个妹妹。外婆是一个普通的劳动妇女,没有文化,脾气非常暴躁。外公在我哥哥还没出生前,就去世了。
小时候我非常怕外婆,因为她会打我。而爸爸很宠我,所以把我放在外婆身边的时间不多。
从妈妈那,听到很多关于外婆的彪悍生平,比如和为生活资源和邻居争斗,卖血卖头发换钱,因为家里没有男人但要养四个孩子,就无可避免的表现强悍,不讲理。因为在她的逻辑世界里,你弱,你就什么都没有了~~~
如果说外婆是一个外放的大大的“怒”字,那么妈妈就是一个内敛的小小的“忍”字。
妈妈是中专毕业,她的文化让她不屑于像外婆那么强势霸道,作为家里的老大又势必要承担更多责任和事务。所以妈妈直到现在,性格里也是隐忍居多,最不愿麻烦别人,甚至有时对子女也这样。
从学校出来,妈妈就参加工作了,没多久,就和爸爸结婚了。一年后,生了哥哥。哥哥两岁时,妈妈又生了我。
这样来回看她的青年时光,首先从学生身份转变而为社会人,这是一个生活事件;
从单身变成妻子,这是一个重大的角色转换;
经历怀孕,从妻子变成两个孩子的妈妈,这又是对于女人的一大挑战和飞跃。
而这一系列的重大变化,基本在4-5年内完成。
(这里附上“生活实践量表”作为一个参考,可以看到这些变化对一个人的心理和身体都意味着什么等级的刺激和影响。)
(引:使用“生活事件量表’’的目的是对精神刺激进行定性和定量。
生活事件对心身健康的影响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许多研究报告了生活事件与某些疾病的发生、发展或转归的相关关系。原因是多方面的,生活事件的评定问题就是其中之一。
在研究生活事件评定的初级阶段,人们只注重那些较重大的生活事件,因而只统计某一段时期内较大事件发生的次数。次数越多。表示遭受的精神刺激越强。不同的生活事件引起的精神刺激可能大小不一。于是,人们相信,每种生活事件理应具有其“客观”的刺激强度。)
当我这样陪妈妈去回望她的中年时光,我忽然就理解了她。
那时我正在迷琼瑶三毛席慕蓉,渴望并抱怨为什么我的妈妈总是愁眉不展郁郁寡欢,为什么没有象我同学的妈妈那样亲切宠溺女儿~~~
因为妈妈在外婆那里,没有“习得”这些,她正在疲于应付自己世界的忽起忽落坍塌和重建。每个人都在生命的每一个转弯需要学习,但更多的时候我们并不自知。
最重要的,是在那一个瞬间,我得以穿越过岁月的千山万水,和我自己达成了和解。
妈妈,如果她没有以你希望喜欢的方式去爱你,并不意味着她真的不爱你。
也许,她只是没学会。
我们都是时代的随影,身上都有时代和家庭的烙印,要学会和自己相处,和不完美的爱相处。
不再频频回望深渊,不再屈从命运的“强迫性重复”,不再从痛苦里咀嚼快感。
要“习得”幸福。因为,幸福,从来都不会偶然发生。
后记:每个人可以找到自己的故事一个一个之间的链接,相信所有的事情都是有缘由的,不是我原来认为的那么偶然,你的原生态家庭甚至你的祖父母辈都在你的现实生活中对你产生着影响进而引发结果。这个结果是你和这个世界的互动模式决定的,包括你和家庭成员,和你的上司同事,和你的朋友,同时,这些人也有着他们自己的行为和思想模式和你互动,促成一个个结果或者局面。
当你有了智慧和阅历,有可能进行自我治愈,自我调整,找到正确的或者更好的互动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