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例分析,是对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的反思和剖析。每一个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是否完成了教学设计的目标任务,是否推进了学习力,是否实现了教学相长,都是需要进行回头看的问题。由于每一堂课有不同的学习对象,每一个阶段有不同的学习要求,所以,需要解决的教学问题不可能完全需要一个个过滤,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需要重点审视和诠注的问题。
由于课例分析的点和面、环节与细节、有效与优效等关系,所以,在入手论文写作的时候,一般需要先从材料积累开始,主张零敲碎打,然后零存整取,加以提炼集中和升格合成。
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一是在上课之后进行必要的反思。课堂教学的成败得失都是需要反思和总结的内容,但是从能够写作的角度来说,不必要面面俱到,只需要一课一得式的梳理和整理。诸如目标设计是否合理、过程安排是否妥当、方法运用是否灵活、学习热情是否高涨、细节处理是否艺术等,再比如文本解释是否到位、关键词句是否落实、作者背景是否恰到好处、读者与作者的对话是否深入浅出等。由于课堂教学千变万化,所以,课后反思同样不必拘泥,随笔写作最忌程式化套话。
二是观课之后进行必要的追问。听课观摩不是一听了之,而是需要对照比较和反复追问。目前很多课堂同课异构,名称很好听,可是同课之后有没有异构呢,异构的特点和功能有没有发挥出来,能不能产生积极的影响,都是需要认识清楚的问题。所谓追问,就是不局限于上上课者的身份地位,把课堂放置在公众平台上,与优秀教学进行观照辨别,提出合理性的建议,使得优质课不再是个别意义上的公开课。
三是读课之后进行必要的研究。这里所说的读课,是说阅读关于课堂教学的文字资料,从教学实录、课堂反思、教学设计、教学论述等资料当中汲取需要研究的话题,开展具有课题研究意义上的专题分析。一般来说,可以是某一具体问题的深刻阐释,也可以是某一教学原理的旁征博引。是将上课、观课、读课的内容进行融通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论文,无论是学法指导还是教学策略,无论是课堂诊断还是教师发展,无论是文本研读还是说文论道,都在研究的范围之内。
写作的时候,有几种从课例到论文的写法:
一是就课例分析形成反思性论文。就是将某一堂课的具体问题形成分析文稿,得出反思意见若干,类似于教学案例的写作。也可以将课例分析稿上升为一篇完整的论文稿,总论点分论点都从课堂中来到课堂中去,例如从目标定位到审美对话到精神涵养,三个部分环环紧扣,使之具有教学的结构艺术和教学的人文艺术。可参见本人《一种精神性的理解与解释——以<像山那样思考>教学为例》。
二是就课例分析合成为教学论文。课堂的教学问题往往是有联系的,这个课堂与那个课堂之间存在着逻辑联系,辩证看待综合分析可以形成论文的论述要素。比如,不同的课堂提炼出不同的教学品质构成要素,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共同说明教学品质问题,就可以形成一篇像样的教学论文。可参见本人《阅读教学追求怎样的教学意境》。
三是就课例分析升格为学术论文。教学问题的研究具有学术意义,如果能够从更广阔的学术背景上去看待的话,或许有更广大的教学价值和意义。需要我们认真研读教学理论,拓展自己的阅读领域,深刻认识教学规律,有专门的研读和专攻的方向,博观约取,夯实基础,涵养学问,力图通读和读通相结合,就能够写出具有综合性学术性的论文出来。可参见本人《论语文教学之学科精神》。
说到底,课例分析是教学研究的基础,也是一个教师成长的必然途径。
要做有心人,持之以恒才能有所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