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第22篇,1736字数,共累积35735字数。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上学时,老师要求背诵朱自清的《春》,再次看到这篇散文,耳边不自觉的响起背诵的书声!
关于春游,记忆最深的也许就是妈妈带我们几个去地里“踏春”了。
桃树有一朵花在枝头绽放的时候,是春天到了。这时候周末妈妈会带着我们几个去田里干活,我妈说这是另外一种“春游”:春天在地里穿游。
吃完早饭,太阳已经升起很高了。暖暖的,并不热,很舒服。我们换了干活穿的衣服,扛着锄头就浩浩荡荡的往地里走去。
说浩浩荡荡也不为过,我妈加上我们兄弟姐妹四个,五个人怎么也算不小队伍啦!
那时候我和我姐上初中,两个小弟上小学。小弟正是调皮捣蛋的年龄,一路上各种装酷耍怪!
妈妈心情很好,阴冷的冬天终于过去,阳光明媚的春天,让人不自觉的的开心的想跳起来。
田间绿油油的一片片,一阵风吹来,小麦随风起伏,有人形容这是“麦浪”,真的再贴切不过。
这时候田里已经零零散散有不少人,村里人都去自己地里看看麦子长势,看看地里有没有杂草。熟人间会相互打声招呼,言语间欢快轻松。
路边不知名的小草已经星星点点钻出地面,甚至还有的小草刚长了几片叶,就已经开上了花!
走了十几分钟,终于来到了我们自己家田里。看着长势喜人的麦子,妈妈左看看又看看,然后说:“咱家地没有劲,你看隔壁家的麦子,比咱这高出多少!”
我们几个这瞅瞅那瞅瞅,心里纳闷:这不都差不多嘛!妈妈说:“开始干活吧,沿着麦拢从这头走到那头,有草就拔掉。”
我们几个并排站,一人几拢麦子,一边小心别踩着麦子,一边还要看着有没有杂草,给它拔了。
大地回春,地里土壤也变得松软了,踩上去还会陷下去一点点。有些小草也才露出头,手拔不出来,就用锄头扒几下。
我专心锄地,一抬头,看见大弟已经远远地跑在我前头。回头一瞅,最小的弟弟几乎还在地头!
只见他嘴里衔着一根草茎,双手抱住锄把,头靠在锄把上。装睡!
妈妈也看到小弟这副模样,喊着:“快点干活,谁先干完谁就先回家啦!干不完就在地里呆着吧。”
小弟听完,嘴巴里吭叽着,弓着腰,双手无力的扒拉着锄头。“太无聊了,我干不动啊!”
我们都没再回头看他,专心干着自己手里的活,妈妈小声说:“干完咱们赶集去,不带他!”
“我也去,我也去!”妈妈话音还没落,小弟就嚷嚷起来。然后打了兴奋剂似的,连跑带颠,呲溜呲溜不一会就赶上我们了!
我们被逗的乐开花,不知道谁带头,唱起来在学校里学的歌!一阵风吹来,轻轻的揉揉的,舒服极了。
一个小时左右,我们终于把这块地趟了一遍。妈妈说,今天出门晚了,要不还能再去干一块地的。
我们几个都坚决反对,不愿意再干了!腰都要直不起来了,而且眼瞅着要中午了!
小弟说:“妈妈,不是去赶集吗?走吧!”我们几个也赶紧附和,妈妈看我们心早都飞了,只好说:“好吧,回去赶集去。”
小弟开心的走路连蹦带跳,妈妈也心情大好。她解开外套扣子,一手抓着衣服一个角,学我们飞!
好吧,如果有人看到这一幕,估计会说,这家人,小孩疯,大人也疯!
这是记忆中,妈妈最开心的一天!小时候家里穷,父母每天辛苦干活,很少这么轻松过。
母亲性格内敛,不喜欢张扬。重活累活,慢慢干。和婆婆和老公生气,也不争不吵,自己忍气吞声。
和邻里更是很少吵架,也不爱东家长西家短的拉家常。忙的时候干活,不忙时候就在家里收拾收拾猪圈鸡舍,不闲着。
慢慢的我们几个也都长大成人,各自成家。帮小弟带大了两个孩子,后来弟弟们都在外地上班,不再一个城市,都想让妈妈去给他们看孩子。
为此家里经常吵架,可是母亲就一个,哪能都顾得过来。只能顾着眼前的,维护着另一个!
有亲戚支招,孩子都送老家去,不送不给带。要不两个儿子都拢到一个城市,一起带。
我妈不是那种能张罗事的,也没有能耐说服两个儿媳妇,只能作罢!哪能什么事都能像别人说的那么简单,家家都有难念的经!
好在妈妈虽然愁,可也能看得开!走到哪说到哪,这可能跟她过往生活经历有关。自己决定不了的事情,就不去多合计,船到桥头自会直!
如今春天又来了,不知道妈妈还记不记得多年前,她带我们“春游”的情景。
曾经艰苦的岁月,现在回忆起来,更多的是对童年对少时的怀念。即使苦也是甜。
有人说,生活就是一杯老酒,初喝下去是苦,舌尖却留有余香!历经岁月沉淀,越发醇厚浓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