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这本书之前已读过,应该是大二暑假,我记得,我睡在爸妈隔壁的床上,调低了手机的亮度,在深夜对着里面的文字流泪。
后来是在学校里才看完的。当时里面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海是藏不住》的那篇里,最后的一段话:
面对父母对海的掩饰,他说:
我总会发现的,而且反而因为曾经的掩饰,更加在意,更加狂热。
一方面,这写的是父母对于一些事情的掩饰,但我读到的更多的是如何看到自己身上的各个部分。
不知不觉中,这段话入了我的心,我携着它,继续走着。
2
《皮囊》里的阿太,让人艳羡。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时常让我想起我的奶奶以及倪萍写的《姥姥语录》。
有一次在老家和奶奶一起走夜路,土路,凹凸不平。我用手机照路,当时用的还是低端机,光很微弱。奶奶说关了吧,过一会儿就看清路了,还和我说,她晚上走路,从来没用过灯。我顺着话音说了句:“这绊倒了咋办啊?”
奶奶说,绊倒了再站起来。我顿时笑了,奶奶接着说,我笑不出来了。她说,“绊倒了不站起来难道一直坐那儿吗?”
我愣住了,是啊,倒了是要站起来的,怎么能一直坐着还不自知呢?
3
整本书,是一体的。
小时候被阿太的生活观感染着,后来由藏不住的海想到了和海、和生活、和欲望相处的最好方式。他一点点理解了母亲、照亮了父亲,认识了自己经过的人,认识了自己。
这是一个人的成长。
就像是序言里说道:
蔡崇达写得不太好的时候,还会有一些声生涩的文艺腔,但当他全神贯注全力以赴时,他不文艺了,他站在这里,艰难地扪心而说。
——这时,他只是一个历经沧桑的少年。
他看出了母亲执拗任性背后对父亲的爱。
他清晰地讲述着父亲的病。讲述了整个过程中的父亲、自己和家人。
父亲被照亮了。被怀着厌弃、爱、不忍和怜惜和牵挂,艰难地照亮。
在这个过程中,蔡崇达长大了。
读这篇一直让我想起爷爷的病。
他写父亲一开始不习惯不接受自己的病。于是我想起刚刚生病的爷爷,依然执拗着想要干以前的重活,却体力不支。
他写自己特意去图书馆查找关住了父亲左半身的瓣膜的样子,我想起我在手机上搜索“肾衰竭”、“血液透析”的词条。
他写父亲生病后才知道的生僻医学知识:冬天天冷,人的血管会收缩。对于中风者来说,血管收缩,意味着偏瘫的加剧。于是给父亲套上帽子,裹上大衣。我想到爷爷因为血液透析,需要加抗凝血的药物,但透析的副作用是血管变薄。如果脑出血,很难止血,冬天天冷,尤其需要注意。所以冬天,我们也给他裹得很厚。
他写一家人心知肚明最后的结局,却依然维护着可以好起来的谎言。我想起奶奶一直说爷爷现在能吃能喝,已经好起来了。我们都笑着附和,但眼看着爷爷的身体一点点虚弱下去。在每个冬天提心吊胆。
他写父亲慢慢体会着自己知觉的丧失,不再挣扎。我想到最初生病的爷爷还会试着握拳,跟我说感觉手不太有劲儿,或是说今天比昨天有劲儿了一些。后来却不再有这样的举动了,我们彼此都对他的逐渐虚弱,默契地选择沉默。
他写父亲第二次中风,醒来后说自己舍不得死。我想起爷爷第一次脑出血,醒来后说,还治它干什么?那次昏迷在十月,家人没告诉我。这是事后得知的,我很生气。
他写着自己存到了将近二十万,盘算着带父亲去美国看病,却在觉得一切都在好起来的时候,收到了父亲去世的消息。我想到,又度过一个冬天,家人都松了一口气,大姑计划着弟弟和表弟就要高考了,想这考完试一家人一起下馆子吃饭的时候,爷爷在高考第二天的凌晨走了。
他说:
这是四年一度全世界的狂欢,他们没有人知道,这一天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不见了。
我想起去年的父亲节,我写道:今年的父亲节,我的爸爸刚刚失去了父亲...
初读虽觉有所触动,再读已是书中人。
4
序言里(李泽敬)说,
写这么一本书,是伤心的。
伤痕累累的心。
但伤痕累累的心是好的,流泪、流血、结了痂、留些疤痕,然后继续敏感着,让每一次疼痛和跳动都如同初心,这是好的。
我很喜欢这篇序言。
我看到很多人都说这本书很真,我同意。但又觉得只这一个字太单薄了。这篇序言,就很深厚了。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