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结束的时候我条件反射得想要鼓掌。记得上小学的时候大家的梦想都是要当科学家,因为课本上写科学家能为国家做贡献。等上初中的时候就很少再听到身边的同学是以科学家为理想的了。那个时候家长和老师总是说要好好念书,考上好的大学,考上好的大学才能有好的工作,有好的工作才能赚钱。于是,念初中是为了重点高中打基础,重点高中是为了重点大学做准备。终于大学毕业了,工作也定了,我始终记得从天津回杭州的那天,我给家里打了个电话,问我的父亲,我的学业已经完成,你们还有什么需要我努力完成的?父亲在电话那头笑了,从现在开始,生活就是你自己的了,好好工作,为自己而活。
嗯,为自己而活,听起来多么美好,可我却开始困惑了。一直以来本着要更优秀更努力,考上好的学校找到好的工作的我,现在一切都达成了,心里却感觉空了。为自己而活是什么样的?怎么样才算为自己而活?有没有榜样或者参照物?比如隔壁家那个成绩总是比我好,也总比我听话的小明?
我看到电影里的吴岭澜盲从实课(理工)报国的赤子之心,英文国文满分,物理却不及格。梅校长问吴岭澜求学的目的是什么?吴说他觉得不管学什么,他只要在学习,把自己交给书本,心里就是踏实的。梅校长又问:什么是真实?吴疑惑。梅校长说:人把自己置身于忙碌之中,有一种麻木的踏实,但丧失了真实。你的青春也不过只有这些日子。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做什么,和谁在一起,有一种从心灵深处,溢满出来的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
我花了很多时间去找答案:去恋爱,去享受生活,美食、美景,尝试不同的穿衣风格,交性格脾气相投的朋友,唯独抛下学习。直到恋爱受挫,美食和美景也渐渐不再新奇,朋友间摩擦不断,除了机械化的上下班,我把自己关在宿舍里一言不发,呆坐在椅子上到深夜,然后默默上床挺尸。终于我被现状逼得开始思考:我的生活出了什么问题,我是谁,我到底想要怎样的生活。而这样的问题,让我觉得自己脱离了实际生活的轨道,活像个神经病。但是没有办法,现实生活已经将我逼到悬崖,我已无路可退。
电影里吴岭澜说:“当我在你们这个年纪,有段时间,远离人群,独自思索,我的人生到底应该怎样度过。某日,我偶然去图书馆,听到泰戈尔的演讲,而陪同在泰戈尔身边的人,是当时最出名的学者。那些人站在那里,自信而笃定,那种从容让我十分羡慕,而泰戈尔正在讲对自己的真实有多么重要,那一刻我从思索生命意义的羞耻感中释放出来,原来这些卓越的人物也会花时间思考这些,他们也觉得这些是重要的。”
我渐渐明白我可以模仿别人,但无法成为别人。这个社会所倡导的、宣扬的、导向的并不一定就是属于我的路。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人生轨迹,我无法成为沈光耀或者陈鹏,我也不愿意成为王敏佳或者李响,至于张果果,他后来听从自己内心的样子倒让人挺喜欢。我能成为的只能是自己,真实的自己。不管好坏,成功与否,都要学习从心里给出真心、正义、无谓和同情。在被打击时,记起自己的珍贵,抵抗恶意;在迷茫时,坚信自己的珍贵,爱我所爱,行我所行,听从我心,无问西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