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钢 商业片的剧情公式
观众到底爱看什么样的剧情?这个问题现在已经被人破解了。
1.只有一种故事
一个普通人,一段从已知世界到未知世界的旅程,在经历了一系列小磨难之后,面临一场终极考验,最后他战胜了这个考验,完成了从小人物到大英雄的转变。
(以前有个评价美国成功的漫画讲两种故事:一个是人怎么成为神,一个是讲神身上的人性)
好故事还需要三个元素 ——
a. 要能鼓舞人,这意味着主人公一开始得是个有缺点的小人物,到剧情结束的时候他不但取得了胜利,而且克服缺点完善了自我;
b. 要可信,这意味着英雄不能是无敌的,也不能是一上来就说我要担负重大使命,他必须经历一番挣扎才接受这个使命;
c. 要有悬念,英雄的征途上必须遭遇各种小失败。
其实这三个元素说的是一件事儿:要让故事的听众有代入感。
人们总是想象自己就是这个英雄,每天面对各种挫折,内心各种挣扎,都是在为将来的胜利而奋斗。
所以我们最爱听的故事就只有这么一种。角色是我们熟悉的,大框架是我们熟悉的,新鲜的只是具体的细节 —— 这个,就是熟悉 + 意外。
商业片,不但大框架是固定的,连细节的小框架也是。商业片的剧情,绝对不能随便编。
2.剧情分析师
文森特·布鲁兹(Vincent Bruzzese)是学数学出身,现在是分析好莱坞商业片的剧情。
好莱坞在“观众研究”方面下了狠功夫。我们直接看研究结果。
布鲁兹的大结论和坎贝尔是一样的:观众就是喜欢英雄故事。但英雄故事可以有各种类型,布鲁兹把不同类型的商业片的剧情套路,也给分析清楚了。
比如说,恐怖片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鬼怪,一种是杀手。鬼怪片又能分为两种,一种是鬼,一种是魔,这两者的区别在于鬼是吓唬人,而魔可以直接攻击人。如果是魔,又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你没去招惹他,他无缘无故就主动来攻击你,另一种是因为你做错了事情而“招”来了这个魔。
举个中国的例子,聊斋里《画皮》的原始故事,就属于恐怖片中“魔”这个类别,而且这个魔是被招来的。而布鲁兹发现,观众并不是特别喜欢因为人的招惹引来了魔的恐怖故事 —— 因为观众会缺乏代入感,觉得自己是个好人,根本不会去招惹魔。如果想让恐怖片给观众最大的刺激,最好让魔无缘无故攻击无辜的人。(我之前怎么都不明白咒怨的高票房,现在能明白了--我果然早就中年了)
杀手片的话,也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杀手见人就杀,一种则是杀手有明确的动机和目标。如果是有目标、有原则地杀人,这个片就应该算惊险片,是成年人比较爱看。如果你想要吸引青少年观众,那么杀手最好是无缘无故地去杀人。
另一种类型片,末日片,也有两种。一种是阻止了灾难的发生,还有一种则是阻止不了,设法从灾难中存活。布鲁兹说,这两种末日片,现在都已经有非常成熟的套路。
如果是阻止世界末日,你就要像《侠盗一号》那样,让一群小人物组队,用牺牲自己的方法拯救世界。
如果主题是存活,那主人公就是一位父亲,他跟自己的孩子有点疏远,甚至可能因为自己的错误还跟孩子有矛盾。灾难发生了,父亲拼命救了自己孩子和妻子,同时也挽救了跟孩子的关系。—— 不管你看的是《明天之后》(The Day After Tomorrow),还是《加州大地震》(San Andreas)(国内翻译为后天真是太城乡结合部了),都是这个剧情,本质上是个家庭片。存活类末日片的另一个规矩是凡是自私的配角都必须死,无私的基本都能活下来。(这样说的话更像是论题教育片吧)
连商业片里的人物设定都有固定的规则。这个规则就是主人公英雄的性格等于他的小伙伴的性格的平均值。
哈利·波特有两个朋友,赫敏和荣恩。赫敏特别优秀,荣恩则特别感性,心地善良,那么哈利·波特就是既优秀又善良,是两者的结合体。《星球大战》(Star Wars)里,卢克·天行者(Luke Skywalker)既有勇敢的一面,也有良知的一面 —— 那么汉·索洛(Han)有勇敢,而莱亚公主(Leia)有良知。
这个设定其实是,英雄的每个伙伴,要代表英雄的一个性格侧面。伙伴之间会发生一些小矛盾,这些矛盾就代表了英雄内心的冲突。英雄取得最后胜利的同时,他身上的各种性格冲突也要达成高度统一。这个设定在西游记里的出现也已经被研究出来了。唐僧的几个徒弟其实就是他性格的一部分。
这一切,都是套路。
3.自由不自由
如果一切都是套路,那写剧本不是艺术创作,成为工程问题。拍电影就相当于工程师造房子,图纸都是一样的,只有装修和油漆颜色不同 —— 我们看一个小区里的房子如果都长得一个样,毫无美感可言。但,观众就爱吃这套。
布鲁兹说,他并没有划线去区分好故事和坏故事 —— 他只是发现了观众心中的那条线。
观众对剧情的要求非常严格,其实没有多大灵活性。观众希望预测到情节的发展。
你必须先理解这个规则,这些套路,才谈得上主动打破规则。
好莱坞一位资深电影人说:假设一部好电影有25个因素,那什么叫创新呢?你改变其中1个因素,就能创造出一部全新的电影。比如老电影的剧情是发生在古代的,如果你把它搬到未来,让故事发生在宇宙飞船里,这就是创新。
首先要明确规则,然后小心翼翼地改变一点点。如果你敢改变5个因素,你就是胡编乱造。
不成熟的观点是:商业片比文艺片简单,无非是迎合观众,观众想看什么,就给什么 —— 其实你不学习哪知道观众想看什么。
观众到底想看什么?那是好莱坞几十年花了无数的钱买到的教训。
所以现在商业片的套路非常深。不顾套路生编乱造剧情,不叫勇敢,叫无知。如果一个编剧一心只想要体现自己的意志,想要“自由创作”,那只能说这位编剧非常业余。
商业片投资巨大,其实比文艺片难拍得多。电影不是拍给你自己的,是拍给观众的。好的商业片编剧应该像建筑师一样在精确的规则之下设计剧情。
中国电影人到现在也没想明白到底什么是商业片,他们还是在把商业片当文艺片拍。
也许让文艺青年拍商业片本质上就是一个错误。中国需要有工程师精神的电影人。
|由此得到
商业片和流行音乐一样,是最不自由的艺术形式。
想要制造流行,你得知道观众喜欢什么。想要知道观众喜欢什么,你得用搞科研的办法。
所有好故事,都是英雄故事。
王煜全 航天产业成为下一个科研竞争制高点
介绍了各国的航天技术产业公司。
想起之前国内一个年轻人搞的航天火箭创业公司。
后来报道说那人人品不行。不过通过进一步资料收集,貌似是国内航天产业不容私有而主动打击的。
虚虚实实谁有说得清呢?
吴军 今天分享一些在纽约拍摄的照片和纽约的旅游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