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05/08
比利时之布鲁塞尔
在欧洲时间待长了,总按耐不住驿动的心要到周边走走,大概实在是太方便了吧,在申根国之间走动,如在国内跨城市旅游般便捷。距北欧之行刚刚过去四个月,我又开始盘算着下次去哪里了。德国的假期虽然很长,暑假有将近三个月,但是因为考试都是在假期中进行,复习应考占用了大量的时间。并且每个人选的课与选择考试的时间不尽相同,没有办法凑在一起。于是我决定这次独自行走。既然完全一个人,还是小心点比较好。我选择了距德国较近的比利时与卢森堡,还有德国境内的两个城市,科隆与特里尔,一共三天半。
05年时国内尚未有动车,而德国时速300公里的ICE已经运行多年。作为学生的我,很少有机会感受ICE这样奢侈的旅行,这一次欧洲铁路推出的特价票倒是被我赶上了。宽敞的空间,舒适的航空座椅,柔软的靠垫,极速的诱惑,那时绝对是顶级的体验。倒是很感激德国铁路,因为需要与航空公司竞争,时不时推出特价火车票,我们这些学生便成了最大的受益者。
舒舒服服地一路坐到布鲁塞尔。
下了火车,走到Information Center,拿了张地图,开始找路。一直对自己看图寻路的能力坚信不疑的,在布鲁塞尔却让我差点无法招架。布鲁塞尔的街道标志牌设置的十分奇怪。通常欧洲城市的街道名牌是挂在交叉路口处的建筑上,每到一个路口,看一下各个方向建筑上的名字,便可知道这是哪条路,该往哪里走。布鲁塞尔却不一样,路口处没有街道名。行人必须得沿着某条路走大约5-10分钟,才能发现路牌。这时候如果发现走错了,只得退回来,又是5-10分钟,回到路口,换另一个方向继续这样找。如果地图上标得很清楚,而且一个路口只有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那还算走运,偏偏布鲁塞尔一个方向通常会冒出两条道,地图上却只有一个,让人实在摸不着头脑。我经常选择错了路然后不得不倒退回来换另一条路。当时极其感概:一个人出来就是辛苦啊!
不过这点小插曲难不倒我的,毕竟布鲁塞尔实在太小,再复杂不过如此,所以我很快熟悉了这里的地形,之后游玩时又是海阔天空一片。
在布鲁塞尔问路很有意思,比利时人很热情,你和他说一句,他能跟你聊上十句。最神奇的是,我们用两种语言交流,我说我的,他们说他们的,居然基本无障碍。开始我是用英语问路,发现他们听不懂,便改用德语尝试,他们居然能理解我的意思,然后回答却是用另外一种我不知道却可以肯定即非英语也非德语的语言,更不可思议的是,我能听懂,因为有很多单词的发音是和德语一样的,意思也一样,比如Bus,links,发音和意思和德语一样,并且是问路中比较关键的词语,所以了解个大概就没有问题。终于明白为什么丹麦人和瑞典人天生就可以听懂对方的语言。想起了德语课上老师曾抛砖引玉地问我们能不能想出布鲁塞尔与古代巴比伦的关系,然后说起一个故事,圣经上记载,在古代的巴比伦,人们齐心协力要造一座通天塔,塔越造越高,快要到上帝那儿了。上帝很害怕,让造塔的人使用不同的语言,顿时,人们无法相互交流了,塔就造不成了。现在,这个有多国语言的地方已不在巴比伦,而在布鲁塞尔。不知道那两个为我指路的人说的是多国语言中的某国语言还是多种语言的结合?
很快找到了在网上定的青年旅馆。一个人出来有些不方便,如果一行五人,大家便可预定一间套房,都是熟人相互有个照应。但是一个人就只能和一些陌生人住一间房,大家作息时间完全不一样,可能会有干扰,贵重物品也不敢随处丢,处处都得谨慎。我住的是女生宿舍六人间,那些女孩子们都还不错,虽然经常晚上十一、二点才回来,但回来都很安静,悄悄说话悄悄洗漱,不打扰到任何人,住得倒也愉快。
丢下行李,便开始布鲁塞尔之旅了。最先来到的是Mini-Europe,“小欧洲”公园。这个小公园里有差不多欧洲所有著名景观的微缩。比如英国的大本钟,意大利的公爵宫,比萨斜塔,荷兰的风车,德国的勃兰登堡大门,西班牙的斗牛场,法国的埃菲尔铁塔,凯旋门,戴高乐机场,希腊的卫城和神庙,还有比利时布鲁塞尔自己的大广场等等。虽然这些模型大小还没有一人高,却极为逼真,拍照时若不是周边相对高大的草丛树木的衬托,完全可以以假乱真。除了造型真实外,添加的视觉动作音频效果更是锦上添花。在这里,维苏威火山喷出滚滚浓烟并发出巨大声响,弥补了我未能去庞贝的遗憾;法国戴高乐机场上,一架架即将离航的飞机正在跑道上滑行;荷兰的风车正在微风中打转;火箭发射已进入倒计时,突然尾部喷出火焰,升入空中……“小欧洲”的南面耸立着著名的“原子球”,是为当年世博会而建的。听过这样一个故事,巴黎世博会时修建的铁塔让比利时人很不爽,你们在世纪初修了这么个铁塔炫耀你们的钢铁技术,我们在五十年代就造个更先进的原子模型让你瞧瞧,于是就出现了个这样的庞然大物。
参观了一下皇宫,下一个目的地就是布鲁塞尔最著名的大广场。
之前打印的一些资料上说,如条条大道通罗马一样,通往大广场的路也是四面八方汇聚的。所以只要方向对,无论走哪一条小路,最后眼前总会豁然开朗起来。这个说的没错,我就是凭着感觉找到大广场的,没刻意在地图上寻找,穿过一条又一条狭窄的街道,某个时刻眼前突然变得宽敞明亮起来,就知道到达目的地了。
布鲁塞尔大广场是世界最华丽的广场之一,与布鲁塞尔的历史同样漫长。从12世纪到现在,大广场一直都是这个城市聚焦的中心:皇帝与国王的祭祀;伯爵掉过的脑袋;雨果流亡的落脚之处;马克思的避难场所。石块与镀金材料的启用,把大广场装扮得金碧辉煌却不耀眼,点点斑驳留下岁月的沧桑。据说比利时人十分爱花,所以每两年一次都会在大广场上摆放鲜花地毯。我运气真是不好的,摆放鲜花地毯都是在八月份,早去一年或晚去一年都能看到,偏偏那年是没有的。听说那是完全由当天采摘的秋海棠花的花朵铺成的地毯,五彩缤纷,十分绚丽,配上周边古色古香的建筑,别有一番味道。
从大广场往里,穿过马克思故居,来到一条小巷,那里座落着著名的尿尿小童于连的雕像。这个小家伙可是世界有名呢,当年就是他的灵机一动,在危急关头撒了一泡尿浇灭了敌人的导火线,救了整个城市的老百姓。雕像虽小,参观的人却络绎不绝,人们更是以能与这位小英雄合影而感自豪,纷纷拥上前拍照。小家伙倒是不急不慢继续撒尿,形成涓涓细流落入水池中,笑眯眯地望着眼前人。
比利时的巧克力与华夫饼(Waffe)很有名。不知道哪个牌子好,总之都是比利时出产的,估计都不错吧,买了这种刚刚制作出来还没完全冷却的巧克力,这后面的袋子还被我保留至今呢。街上每一个卖Waffe的摊点都人满为患,需要耐心排队,差点打消购买的念头,但是每当看到制作Waffe的师傅往新鲜出炉的饼上浇着诱人的巧克力汁,摆上各色水果,还有挤上一层奶油时,口水都要忍不住流出来了。最终耐着性子排队买了一块,虽然有点小贵,4欧多一小块,口感还是很不错的,饼本身就很松脆香嫩,再加上热滚滚的巧克力汁,透心凉的草莓,人间美味!
布鲁塞尔不大,呆了两天也逛的差不多了。收拾好行李,奔向下一站:卢森堡。
卢森堡
刚出卢森堡火车站,没察觉这个城市有多小,首先我自己有些找不着方向了。询问了路人才找到通往市中心的路。刚走上那条主干道时着实震撼了一下,因为那条街的两边满眼望去全部是银行,据说卢森堡正是因为其独一无二的银行运作体系而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
走了十来分钟,便上了一座石桥。桥下的风景很别致,是绿幽幽的山谷,树木交错成林,绿草被剪裁得错落有致,远处的阿道夫桥雄跨山谷,连接两边的新旧城墙。从这里望去,足有衔远山,吞长江的气势。坐落在山谷两边的小房子,有如小时候玩的积木,圆顶的,方顶的,尖顶的,方窗,扇形窗,有烟囱的,没烟囱的,无数的排列组合的结果凌乱俏皮地矗在那里,真是玲珑精致又不乏可爱。在桥上远眺的时候碰到一个老奶奶,聊了一会,老人家夫妻俩来欧洲旅游三个月了,自己开车共玩了十五个国家,旅行已接近尾声,过几天就要回国了,玩得很开心很舒服。很佩服老人家的体能与忍耐力。我每次出来玩最多只能一个星期,时间长了就会觉得累,然后特别想Ulm。和萍mm去意大利的时候,大概第三天我们就开始想念Ulm,念念叨叨,好想回家啊,毕竟短时间来一个国家是没有归属感的。我经常在回Ulm的火车上睡着,过了多少站也不知道,但是只要听到: Nächte Halt, Ulm Hauptbahnhof (下一站,Ulm火车站),便立刻从梦中醒来,跳起来才发现整节车厢只剩我一个人了,即便是凌晨2,3点才到,仍然很兴奋,因为终于回家了!就算这样七零八散的断断续续地出去玩加在一起总共才2个月,比不上这对老夫妻的经历。想想人生最可以这样无忧无虑地驴行天下的时期就是当学生和退休以后了,虽然当学生时比较穷,退休了得保证有个好身体,但是应该是人玩得最纯粹最开心的时候。
可惜我的相机电池到这里就没电了,后面的大公殿、宪法广场都无法拍摄,相机罩在路上也丢了,只能庆幸好在相机没丢。
卢森堡其实是真有一个古堡的,嵌在山体里,有将近四百年历史,是战乱中的重要建筑,毁了又建,建了又毁,经历了枪林弹雨,如今已剩下一片遗迹,但仍是卢森堡最具历史意义的史物。
离开大桥,来到大公殿,这是卢森堡最高统治者大公居住的地方。我来的时候不开门,只能在外面参观。真奇怪,我在那里的时候周围居然没有一个人,眼见一辆车缓缓冲我开来——下来两位女士,其中一位手持话筒直奔向我,我看看周围没人,想躲也没地方,只好傻愣在那边等她们冲过来。上来先自我介绍一番,果然是卢森堡电台的记者,然后开始问我为什么想到来卢森堡旅游,卢森堡有没有给我留下什么印象,我来卢森堡多久了之类的问题。我都不记得是怎么回答的了,当时可能在想,我是主要去比利时然后顺便来了卢森堡,该怎么说呢?她俩挺友好,问完问题后我说我要买明信片在哪里有,她们为我指了路然后挥手告别。可惜我自己是听不到这段采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