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这面大旗在教学界已经挥舞了十多年,但是走进我们真实的课堂,我们发现,老师依然是课堂绝对的引领者,我们观课的老师,视角依然停留于老师的行为上。回望自己的课堂, “教”与“学”的关系依然是“学”依附“教”而生存。
如何改变这样的现状,真正实现“以生为本”。佐藤学老师提出的课堂观察研究的三个视角:以飞鸟之眼高瞻远瞩,紧扣课程;以蜻蜓之眼统揽全局,从课堂走向课程;以蚂蚁之眼观察细微,从这一群到这一个。这样的研究视角,就能让课堂形成一个“学习磁场”,真正实现以生为本。
我发现要形成一个“学习磁场”,必须关注到“提问的质量”“使用的道具”“教师的支持”以及“学生交互作用的质量”。
今天,钱浩老师和傅建科老师的两堂课上,我们发现这样的学习磁场,在语文课堂上不仅有实施的可能,而且,我们通过建立课堂观察员,在学生边上观察一组学生的学习活动,可以帮助上课老师透过表象看到真实的学习状态。
比如,钱浩老师原本是个“表演性”很强的老师,他的课堂常常“强势”地介入学生的学习,但是,设立学习支架,他不得不放下自己的话语权,去关注学生的学习。但是,在课堂上,观察员发现他经常在学生交流的同时,强势介入插嘴,干扰了学生的对话过程。在最后的反馈中,他绝对自己的行为确实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如果没有观察员如此细致入微的观察,他就无法反刍自己的行为,一辈子就这样在讲台上演绎自己的人生。也就无法真实地去改变教与学的关系。
又比如,傅建科老师,他在认识少年闰土的一个板块:“外貌中认识闰土”这一个环节,感觉自己很不顺,又不知道自己到底问题出在哪里。观察员通过对一组同学的学习观察,发现老师没有提出一个明确的议题,支架搭建过于草率,学生处于指向不明的迷茫状态,所以,学生不知道老师要把他带向哪里。以学生的事实为中心的课例研究,就能很快从“旁观者清,当局者迷”的漩涡中剥离出来。
由此,这样的课例研究,从“教学板块”、“教师授课”、“学生协同”、“教学观察”这四个角度,以共同体的理念去重新改变话语与行动,真的可以形成一个个“学习之场”,也能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以生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