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去看了《送你一朵小红花》,回想了一下,上一次哭这么惨还是看《我不是药神》的时候,而且这次自己去看的,就又忘了带餐巾纸了,大意了啊。
前半部分还是,挺有意思的,时不时窜出来一个笑点什么的,而且,刘浩存真的太可爱了啊啊啊啊啊!在第一次泪点之前的剧情,就仿佛自闭少年和元气少女的恋爱日常,单纯而又美好。
但是到了第一个泪点出现的时候(其实我已经忘了时间点了),影院里响起了此起彼伏的撕开餐巾纸包装袋的声音,而且从那开始整个氛围就开始走向沉重和压抑,即便用再轻松的语气和情节,都改变不了——角色也好,观众也好——最终面对的是生离死别。
到了第三还是第四次流泪的时候,眼睛被屏幕的光线照射的有点难受,然后为了舒服一点,把视线转向下方的座位,我坐在最后一排,放眼望去,无数漆黑的背影一动不动,那一刻特别难受,特别特别难受,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也不知道我当时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有可能是,孤独。如果用我见过的一个场景来类比,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玩过《哈迪斯》,就像里面站在冥河边上的一簇一簇的幽魂,在《我是唱作人1》里面,王源唱《世界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的开场白里说,“你们看我在台上被灯光照射,但是我看到的你们只是一片漆黑”(大意),不管是看到王源登台的那一刻,还是在玩哈迪斯的时候,都会感到,孤独。
总体而言,我觉得《小红花》还是一部比较平和的电影——嗯,平和指的是整体基调,它与我而言并不冰冷,但也谈不上温暖,现实的参考和人的温度都在影片中体现了出来,就有些像是——平淡之中,看尽悲欢。我常觉得,时代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球,从某一个地方将其切片,可能会切到好的,也可能切到坏的,甚至好坏是由你看待它的眼光决定的。现在的媒体或自媒体都在处心积虑地站队、博眼球、带节奏,当人们的许多时间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时,情绪才是最重要的,而平和是没有市场的,而负面的情绪又比正面的情绪更能引起呼声——抵制、愤怒、厌恶...负面情绪掀起一阵一阵的狂欢,狂欢之后是一地狼藉。
看完之后我的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赵雷的《八十年代的歌》,区别在于,《小红花》在看的时候就很悲伤,但是跟着韦一航的经历看完两个小时,心情会慢慢趋于平静;而《八十年代的歌》却是初听没有很有感觉,但是根据歌词构筑的故事在脑子里慢慢丰满之后,便特别难受。但是它们都在告诉你:醒醒吧,还以为天下有不散之筵席呢?
但愿长醉不愿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