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正在吃饭,同事打电话过来,虽然是邻居,她很少主动找我,因为要辅导孩子功课,带娃上各种兴趣班,根本没时间找我,
我从她的声音里听出了焦虑,她说,儿子这学期注意力很不集中,成绩退步了很多,原本以为通过努力慢慢集中了,成绩也赶上来了,但是昨晚儿子突然很失落地跟她说自己其实并没有进步,一切都是装的。
前阵子看过的这本书《陪孩子,遇见美好的自己》。这本书是台湾第一本儿童叙事治疗的书籍,豆瓣评分8.9,作者黄锦敦是台湾知名叙事治疗取向训练讲师、知名督导与心理咨询师。他结合自己多年来与孩子相处的实践,通过大量真实的故事与分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叙事治疗的几个核心理念和方法呈现出来,读者把它评为“最有温情的书之一”。
一、外化——把孩子和问题分开
把问题外化,是叙事治疗里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将问题和人分开,认为问题不等于孩子这个“人”,从而让孩子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看待和分析问题。把问题外化的方法通常是对问题进行命名、绘画。
这里作者举了个《愤怒当了主人》的案例,他让一个上二年级的小孩子画出“愤怒”的样子,经过与孩子的探讨,孩子深刻地认识到它的到来对自己的生活产生了不良的影响,以及自己在什么样的状态下,愤怒会找上门来,当愤怒远离自己时,自己的心情如何,最后分析怎么做,愤怒才会离自己远一点。
这样孩子可以像一个侦探一样去探索某种情绪或习惯对自己的影响,理解问题出现的原因,自己可以如何解决。
当他们能非常清晰地知道问题的所在时,也更有力量找到应对的方法。
把问题外化还有一个比较有趣的方式是制作“使用说明书”,对某种问题使用说明书的制作,包括它的功能、使用注意事项、如何保养、如何维修等。
这个方法也可以运用在孩子之间吵架、使用手机上,它可以有效梳理出我们与问题与不是对立的关系,学会与问题好好相处,就能通过比较有创意的方式改变人和问题的关系。
二、用独特的视野寻找支线故事
一个人能述说出来的故事永远只占他全部经历的一小部分,因此,在面对孩子的问题时,暂且放下这些问题,真正走进孩子的生命,去倾听那些被隐藏或忽略的故事,这些版本的故事就是叙事治疗里的“支线故事”,也即“有别于问题的故事”。
爱迪生就是一个支线故事特别丰厚的人。爱迪生小的时候成绩很糟糕,又很爱问一些看起来不着边迹甚至不可思议的问题,经常惹得老师很生气,因此也常被老师训斥,有时甚至打他。
老师把爱迪生的妈妈请到学校来,当面批评他:“他太笨了,总是问一些奇怪的问题,成绩也很差,我们没办法教他。”
他的妈妈并不这么认为,她觉得爱迪生问题多是因为爱思考,好奇心强,对什么事情都感兴趣。
她把爱迪生接回家,尽自己的所能激发爱迪生的兴趣,让他在自己感兴趣的事情里尽情探索与发现。这才成就了伟大的科学家爱迪生,也衍生了很多发明过程中的有趣的事。
在兴趣里,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专家,孩子也不例外,如果我们对孩子的兴趣表现出好奇,孩子展现出来的样貌会与被问题贴标签的他截然不同,因为兴趣里包涵着人们的热情,他们能在其中感受到快乐。
三、]时间轴——看到孩子的另一面
翁开诚教授在《说故事的魔力》一书的序言中写道:“人的生命开始历史化,问题也就不再是孤立而又巨大地存在着,问题以外丰厚又连贯的生命力量也就有机会出现。”在面对孩子的问题时,我们会惯性地聚焦在问题上,或者说聚焦在出现问题的孩子身上,却忽略了没有出现问题时的他。
时间轴可以把故事退回过去,在没有出现这些问题时,孩子有过怎么样快乐生活的场景,通过看见孩子生命中被忽略但美好的部分,可以使孩子自己重新回到那种感觉里,这样能让他有更积极的自我认同,从而促使他更有信心和力量面对遇到的问题。
时间轴可以把问题定格在当下,寻找有别于问题的支线故事。
时间轴也可以把生活推向未来,例如可以让孩子做“中考以后”、“高考以后”等的愿景,让孩子对未来有期许,然后回到当下,去尝试做有利于实现愿景的事情,问题也能往好的方向发展。
每个孩子来到这世上时都是一张白纸,经过涂鸦长成现在的样子,这些涂鸦者可能是社会,可能是家庭,可能是自己,他们每个问题故事的背后一定有更多更美好的故事,等着我们去挖掘、停留和欣赏。
希望我们都可以陪孩子一起面对生命的挑战,遇见更美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