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兹曼一生出版过18部书籍,并为各大报刊写过两百多篇文章。可谓著作等身,成就巨大。他最为著名的两本著作当属《娱乐至死》和《童年的消逝》,这都是我们新闻传播学必读的数目,如果一个新闻传播的本科生说他在本科期间没有读这两本书,我们一般要怀疑他是不是学了“假的新闻传播”。
看《娱乐至死》已经是三年以前的事了,大一刚进校门老师就推荐阅读《娱乐至死》,于是抱着“随便看看”的形态,读了这本书。依稀记得,波兹曼在此书中该书追溯了传媒的变迁,阐述了电视声像逐渐取代书写语言的过程。直到时值毕业,想要抓紧回味一下我四年所学所悟的新闻传播,于是翻阅起《童年的消逝》,又一起咀嚼一番,这两本书意味深长。
在《娱乐至死》中,波兹曼回顾媒介的发展历程,从口语到文字再到图像,人们的思考经历了一种进化的历程。当口语进化到文字,人们开始进行思考,人群开始因为文字的门槛出现划分,但当文字进化到图像,信息变得形象可感,人们几乎不需要思考就能接受各种信息,这时候娱乐和傻瓜成为更受欢迎的一种模式。亦即他说的,在印刷机统治下的美国,话语和现在有很大不同——清晰易懂,严肃而有理性;其次,在电视的统治下,这样的话语变得无能而荒唐。
他还认为,电视传媒的娱乐本性使得非娱乐性的信息不得不在“声像”上包装自己,最终导致这些信息在内涵上缩水,也就是,信息越来越具有作秀的成分。另外由于电视传媒仅仅是单向沟通,无法与观众进行有意义的交流,它也就没办法实行教育的职责(因为他认为交流是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见识到的,包括电视综艺节目、互联网直播在内的新型媒体的一个基本特点,娱乐成为其最根本的成分,必须服务于人们不做思考、懒于思考的兽性本质。
整本书对于媒介发展具有创见式的思考,他认为如今一切都以一种娱乐的形式呈现,包括本身应该具有娱乐性质的休闲、游戏,更包括了很多为了娱乐而娱乐的伪语境。伪语境的作用是为了让脱离生活、毫无关联的信息获得一种表面的用处。娱乐的游戏自不必说,教育作为一种文化传播的方式,本应该严肃认真,然而如今他没了娱乐就没有注意,没有注意就没有教育,当然这究竟是一种人类本性还是一种驯化还有待研究;同时,如今普遍存在于互联网的娱乐的元素几乎处处都是,聊天时基本不表达意思的表情,甚至微信、微博公证号只有配图才有人看,大家并不关注图文是否相关。波兹曼认为,伪语境所能提供的不是行动,或解决问题的方法,或变化。这种信息剩下的唯一用处和我们的生活也没有真正的联系。当然,这种唯一的用处就是它的娱乐功能。伪语境是丧失活力之后的文化的最后的避难所。
在《童年的消逝》中,波兹曼几乎有着同样的论调,只不过其论述的主题变化了而已。随着媒介进化,它导致了社会文化的变迁。这似乎是文化决定论的思想,他当然继承和发掘了麦克卢汉的思想。从这个角度来讲,技术驯化社会,社会又驯化人,在这条食物链上,最无力和脆弱的可能也就是人。
在本书中,波兹曼有个基本的观点,我们的童年不是由来已久的,而是随着媒介的进化,而诞生的一个观念,而随后又走向消逝。在文字发明以前,人们通过口语交流,无所谓成人和儿童,因为大人说的话小孩子在具备了基本的表达能力以后也能懂得,没有了这层屏障,成人也就无所谓对儿童的秘密,包括性,如此儿童也就只是一种微成人的存在,而不成为独立于成人的另一个物类;但是随着文字的诞生和随之的印刷文化的流行,知识出现了分化,儿童和成人家之间出现了分化,童年开始出现。波兹曼认为,童年的发现是“文艺复兴的伟大发明之一”。而这个发明是与印刷文化的普遍推广和现代学校的建立直接有关的。印刷文化的推广表明,书写文化又成为了社会文化的主要形态,一个人只有具备了书写能力,才能进入成人社会,才能了解社会的文化秘密。
现代学校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儿童的书写能力,为他们进入成人社会做准备。如此一来儿童与成人的世界就被读写能力的门槛隔开,至此童年和成年两个概念才从文化和文明的意义上诞生。然而时至现代,成人世界的的文化与规则再一次不再是秘密。在一个拥有电视的时代,一切的信息都基本不受限制的被一切社会成员共享,这样原来被读写能力所限制的成人世界的信息就以影音形式以极大的数量与速度入侵着儿童的世界。如此一来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的界线就变得愈发模糊。波兹曼认为在信息以这种形式流通的时代,童年最终将会消失。
如前文所提及到的,尼尔·波兹曼是麦克卢汉的继承者,在媒介文化研究和媒介批评上,他们上,他们一样都是极具洞见的思想家。麦克卢汉对技术有着较高的评价,甚至被认为是鼓吹技术决定论,有说他对媒介技术持乐观态度,但是我读麦克卢汉的传记所感受到的是他对新技术的深深的厌恶和回避,他自身几乎不使用家用电器,也很少接触新技术,似乎有种本能的抵制。或许作为一个深邃的思想家,他能够看到技术对社会关系的巨大影响远远远超过了人的能动性地对社会的操控。所以回避成了一种较好的方式。波兹曼在他的这两本书中,对技术均持有悲观的态度,我觉得这一点他和麦克卢汉可能是相同的。
波兹曼用“死”字来形容娱乐,用“消消逝”来总结现下美国消费文化的趋势,可见他对这一切深怀殷忧。在《童年的消逝》中他说,在成人和儿童共同成为电视观众的文化里,政治、商业、教育等最终蜕变成幼稚和肤浅的弱智文化,人类的精神文化终将会枯萎。成人和儿童共同成为电视观众,是因为话语体系统一了,这种共通的话语是贯通在我们共同喜爱的电视、喜爱的网游、喜爱的娱乐之中的呀,我们心甘情愿得为技术所用。于是这便成了他在《娱乐至死》所说的,我们终将毁灭于我们所热爱的东西。
石匠
2017年4月18日晚
南湖畔南书院3楼厕所旁小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