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说:“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
近日,朋友聊起最近校园暴力事件的恶性发展趋势,已经波及至小学生,使我痛心,彻夜未眠。
尽管我的职责是写竹,但竹不仅仅是一种植物,它是中国人品格的象征,竹倡导精神文明,高风亮节以及和谐社会。我作为社会的一份子,尤不能失文人之气节。
当然,我更想关爱那个年仅七岁的可怜的小女孩。她还未看到这世界的美丽,就被纸片蒙住了双眼。
她该如何修复内心的创伤?又该如何面对本该和睦相处却让她提及就不寒而栗的同学啊?
校园本该是孩子们的乐园,然而校园暴力让孩子们失去了天真,让他们处在战战兢兢的环境中学习成长,让他们的童年蒙上一层灰,这到底是谁之过?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倡导美育和德育教化。
在我们传统所接受的教育中,每每遇到这类问题,家长大多数让孩子进行自我反省,如校方及家长不采取严厉批评和教育,势必纵容不良行为的再次发生。
孩子们尚在启蒙阶段,事非观经纬不分明,强者绝不是因为欺凌弱者而变强。
前些年,我给孩子们指导墨竹课时,也察觉到家长和孩子的相处模式,对一些犯错的孩子,家长常以孩子还小为由,来推卸责任。
在随后的课程中我总会有意无意为他们灌输竹的品格,从小立做人,品格为先,后立术。
我害怕人性的黑暗会挡住孩子们的太阳,蒙住孩子们的双眼,宝贝们满怀希冀的来到这世上,却在人性的缺失中,被灌输了错误的思想观念,从而体会到本不该体会的一场场人间疼痛,也让热望蒙灰。
人之初本无恶,在孩子三观养成的重要阶段,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同等重要,有时,孩子由善转恶的距离仅差微步。
若家长和老师指引孩子走向善良之路,那我只希望我笔下株竹,皆可为迷茫之人一一带来丝丝光亮与鲜活,指引他们走向更好的人生路。
2019.11.19子琪写于养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