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7日,高考第一天,我们定了个三年之约。
三年前,咪蒙还是南方都市报深圳杂志首席编辑,spenser还是宁波的一中学英语老师,彭小六还只是个三线城市的IT小职员。这几个名字似乎都还无人知晓。
而三年后的今天,咪蒙成了坐拥千万粉丝的自媒体大咖,spenser成为香港第一自媒体人,而彭小六也是简书头牌一哥,这些头衔背后,都离不开一个词:写作。
写作是这个时代最好的自我投资,也是不断探索和打破自己能力边界的方式之一。
1、
昨儿个在群里聊起一个话题,说那些自媒体牛人大咖成名史,谈及他们之前的低调和坚持,突然有个朋友问了一句:我们三年之后会是什么样子呢?
大家纷纷开始畅想,后来群主发起了一个“三年之约”:正好昨天是高考第一天,到2020年的高考那天,看看咱们这两百多个人还有多少在坚持的。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坚持一件事情是孤独的,真正能把人生过得极度自律的永远一少部分人。
无论是写作,还是读书、健身、减肥、理财等等,但凡需要坚持才能有所成的,在形成习惯之前无一不是煎熬的,只有在破茧成蝶之后才会从中收获满足和快乐。
所以,在当下这个万物互联的时代,我们通过社群把有着共同兴趣爱好和目标的伙伴链接到一块,相互刺激和鼓励,否则可能很多人慢慢的都没有坚持下去的动力。
毕竟,一个人走不快,一群人才走得远。
2、
即便几个月后你放弃了,你开始忙于工作忙于家庭忙于生计。
但你总会在人生的某个时刻或者某个瞬间,想起当年那些因为同样的目标聚在一起的同学;想起那些求关注、求上墙、求留言,相互点评,彼此开涮的趣事。
或许当初那群人里,
有的已经扬名立万,成为一方大咖,坐拥数十万粉丝;有的已经出书讲座传道授业,实现财务自由;
更多的可能是回归生活,在柴米油盐、孩子、车子、房子的裹挟下,勇敢前行!
在某个午夜梦回的时候,看到某个大号上熟悉的名字,想想当年还和他讨论过标题怎么改,恍如隔世
......
3、
无论如何,那些曾经坚持的经历就像儿时课堂上老师手里的教鞭,虽已消失多年,但却总是一直鞭笞自己。
并且总还是会有些妙不可言的美好已经藏在你的言语里,举止间。润物细无声,却潜移默化的悄然改变。
或许会在将来的某一天,孩子拿着作文来问你,爸爸这个怎么写?
你挥洒间指点的一篇文章被老师当做范文课堂上朗诵,孩子回来用崇拜英雄般的眼神看着你的时候。
你会为当年的那段时光自豪,为曾经写下的那几十万字自豪。
你也可以当着孩子的面,充满爱意的对媳妇说:亲爱的,看吧,你老公没骗你,当初的坚持还是有点用的。
我父亲在我小时候,就做过一件类似的事。
那还是澳门回归的那一年,具体当时读几年级也忘了,只记得那首当时耳熟能详“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还有那次的作文比赛。
学校因为澳门回归,让大家写一篇关于感想类的作文,还为此举办了一个有奖作文比赛。
结果当然是在父亲的主笔下,意外的获了奖。可能对儿时的我来说是意外,但对父亲来说似乎有些理所当然。
时至今日,但凡亲戚朋友家人一块聊及写作类的话题,他都不无得意的提及此事。尽管后期我自己的一些文章也获得了一些奖,但就这事,够他吹嘘一辈子了。
4、
周国平在他的《各自的朝圣路》说过:
写作从来就不是为了影响世界,而只是为了安顿自己。
所有生活中没有得到的东西,都可以在诉说中得到满足,这也是写作者的自我救赎之道,用叙述的华美和丰盛,来弥补生活的苍白和性格的缺陷。
大凡世间之物,不得其平而鸣。(莫言)
我们其实无需把写作赋予多高尚的意义,只有当它成为吃饭喝水一样平常的事,才能让文字从平凡中透出真诚。
而执笔练习写作的我们,只需要记得,在2017年的那个夏天,我们见证并参与了那场宏大的浪潮,还有那个三年之约,无论坚持与否,至少曾经感动过自己。
当时问完那句话后,有句让我记忆犹新的回复:三年后,我们是自己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