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濟群法師
三、提高认识,智慧没有烦恼
1.外境、心态和认识
幸福和人生观有很大关系。西方的积极心理学,就是引导我们积极、正向地看待问题。从佛教角度来说,有什么样的认识,决定了我们会看到什么样的世界。因为我们眼中的世界,只是呈现在认识上的影像,是被个人感觉改造过的。
比如说,我们看到的世界和狗看到的世界一样不一样?肯定不一样。因为狗的认识和人不同,所以狗的见闻觉知自然也和人不同。除了感觉以外,我们还要受到情绪的影响。比如我们对那个人有好感,看他做什么都顺眼;对那个人很讨厌,看他做什么都不顺眼。可见,拥有什么样的认识模式,对于每个生命非常重要。
我们的认识也会影响到心态。有个故事说,一位老阿婆整天哭泣,天晴天雨都要哭。别人问她哭什么?她说:我有两个女婿,一个做雨伞,一个做瓦片。天晴时,我想着做伞的女婿没生意了,所以要哭;下雨时,我想着做瓦的女婿没法干活,所以也要哭。后来有位禅师对她说:你换个方式想,下雨就想着做伞的女婿,天晴就想着做瓦的女婿。阿婆自从调整认识之后,每天都乐呵呵的。这就说明了积极思维和消极思维的差别。
佛教既不是消极心理学,也不同于积极心理学,它给我们提供的,是一种如实、正向的思维。所谓如实,就是和事实真相相符。佛教认为,人类的很多烦恼都和认识有关,这就需要调整观念,改变认识,所谓“智慧没有烦恼”。
古代很多文人士大夫都喜欢通过诵经来调心,这也是改变认识的过程。比如《金刚经》告诉我们:“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在这个世界,从秦皇汉武到唐宗宋祖,所有这些辉煌,不过是因缘和合的假相,会随着条件的聚合和消散而生灭。具备这样的认识后,我们对现实世界就不会看得那么重。一帆风顺时,不至得意忘形,因为它未必长久;遭受挫折时,也不会受伤太深,因为它就会过去。有了这样的认识和心态,就能在积极进取的同时,不为所累。
2.如实认识
佛教中,将凡夫的生命状态概括为“无明”二字。什么是无明?简单地说,就像把房间的灯关掉,会一片漆黑。与此对应的则是“明”,代表智慧。佛法认为,每个人内心都有一盏智慧明灯。当这盏灯没有点亮之前,生命会处在无明状态,使我们看不清自己,看不清世界。
人活在哪里?其实是活在自己的念头中,活在一种心理状态中。我们不了解自己,可又非常在乎自己,结果就会产生错误认定,把种种不是“我”的东西当做是“我”。其实,这是人生最大的误解。因为我们看到的都是来来去去的云彩,却从来没有见过那个虚空,从来都不知道,云彩背后的,才是生命的本来面目。当我们把念头当做“我”的时候,就会被念头所纠缠,使之成为生命的主宰,就像滚滚乌云,遮蔽了整个天空。但我们要知道,念头终究是无自性的,是没有根的。如果我们对念头保持观照,保持距离,它就无法影响我们了。
西方哲学有一句重要的名言:认识你自己!我们每天都在关注自己,在乎自己,心心念念都是为了自己,难道还不认识自己吗?那么,抛开所有的想法、概念、设定,当一切念头都没有活动之前,生命是什么状态?我们关注过吗?所以,禅宗修行让我们参“念佛是谁”,参“一念未生前本来面目是什么”,参“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是什么”。事实上,真正认识自己,就能明心见性了。
当我们对生命作智慧审视,不断追问“我是谁”“什么代表我的存在”,就会发现,曾经认定为“我”的一切,和我们只有暂时的关系。无论是身体、情绪,还是身份、财富,哪一样是可以永远拥有的?但我们因为无明和贪著,很容易把身体当做是我,把情绪当做是我,把身份和财富当做是我,乃至把种种不是“我”的东西当做是“我”,进而产生贪著和依赖。问题是,所有这一切都是无常变化的。把身体当做我,就会害怕死亡,害怕这个色身的消失。把身份当做是我,一旦失去身份,就不知何以自处了。就像面具戴的时间长了,以为面具就是自己的脸,当没有面具时,反而茫茫然不知所措了。
人生的烦恼和痛苦来自哪里?无非是来自感情,来自家庭,来自财富,来自地位,来自身份,来自身体……如果我们看清这些和生命只有暂时的关系,就不会因为它的变化而焦虑、恐惧,不会受到无谓的伤害。
如何才能看清现实?佛法关于无我、空的思想,就是帮助我们纠正这些认知。佛法讲“无我”,并不是说“我”这个色身不存在;讲“空”,也不是否定一切存在的现象,而是要否定我们附加于自我和世界的错误设定。当我们不断以“无我”和“空”去审视自我,审视世界的时候,就能剥离种种外在执著,使智慧光明得以显现,从而解除迷惑,看清真相。
当内心不再有迷惑烦恼,我们所感受到的幸福,将是生命本质的存在。它不需要依赖任何外在条件,无论在什么环境中,我们本具的智慧光明都会源源不断地散发喜悦。如果幸福是建立于外在条件上,必然是肤浅而不稳定的。因为环境会不断变化,感觉也会不断变化。真正的幸福是代表生命本质的存在,找到这样一种存在,才是幸福的宝藏。(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