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溫馨的港灣,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家是我們出生后進入的第一個社會場所,也是我們無法挑選的原生家庭。一個小家是一個小国,千萬个小家是一個大國,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国家。
每個大人都是从小孩儿長大的,每一個小孩儿也終將成為大人。為什麼原本出生並無差距的小孩儿,最後的人生卻產生了巨大的差異?
原來,《父母才是孩子最大的差距》。這是我今天無意中瀏覽雙語美文時看到的,深以為然。
文中說到:一個孩子的人生過得如何,取決於這個孩子成長的環境,在責備中長大的孩子就會學會指責別人,在敵意中長大的孩子就會學會傷害別人,在嘲笑中長大的孩子就會永遠覺得羞愧,在羞辱中長大的孩子就會永遠有負罪感…
是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耳濡目染父母的行為,并以此作為效仿對象,依樣學樣。都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父母怎樣對待孩子,決定了孩子以後變成什麼樣子,也決定了他的未來是否有幸福。
so,請不要讓他們的未來如此黑暗,用愛來對待他們吧!給他們以寬容、鼓勵、公平、安定的環境,讓他們學會信任、感恩、正義和愛。
你是這樣長大的嗎?如果你有幸生長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那麼你自然而然會知道怎樣對待你的孩子;如果不是,那麼請自己去這麼做吧,將世界沒有給你的東西帶給這個世界,祇有這樣我們才能讓它變得更好。
仔細觀察身邊的人,你就會發現:真的有一些人很難相處,簡直就是雞蛋裡挑骨頭。他們的內心世界是怎樣的,他們何以會是這个樣子呢?
著名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认为,爱挑刺的人大多都有深刻的自卑感,自我评价很低、内心怯懦,需要通过挑别人毛病来取得心理上的优势。这种自欺欺人、借语言逞能的做法虽招人厌,但能让他们的内心获得力量感和稳定感,以“挽回”一点点自尊心。
說起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奥地利心理学家,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
曾追随弗洛伊德探讨神经症问题,但也是精神分析学派内部第一个反对弗洛伊德的心理学体系的心理学家。
著有《自卑与超越》、《人性的研究》、《个体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自卑与生活》等,他在进一步接受了叔本华的生活意志论和尼采的权力意志论之后,对弗洛伊德学说进行了改造,将精神分析由生物学定向的本我转向社会文化定向的自我心理学,对后来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于1870年出生于维也纳郊区一个中产阶级犹太人家庭,但富裕的家庭条件并没有给他带来快乐的童年。
在他的记忆中,他的童年生活是不幸与多灾多难的。他自己曾说他的童年生活笼罩着对死的恐惧和对自己的虚弱而感到的愤怒。
他在弟兄中排行第二,长相既矮又丑,幼年时患软骨病,身体活动不便。他四岁才会走路;又患佝偻病,无法进行体育活动。
在身体健康的哥哥面前他总感到自惭形秽,觉得自己又小又丑,样样不如别人。他还被汽车轧伤过两次。
5岁时,他患了严重的肺炎,甚至连他的家庭医生也对他绝望了。然而,几天后病情却意外地好转。
从此他想当一名医生。在后来的回忆中,他曾说自己的生活目标就是要克服儿童时期对死亡的恐惧。
进学校读书以后,开始他的成绩很差,以至老师觉得他明显不具备从事其他工作的能力,因而向他的父母建议及早训练他做个鞋匠才是明智之举。
不过在一些小事上,我们还是能看到他的不甘人后的一面。他曾自述过一件小事:“我记得走往学校的小路上要经过一座公墓。每次走过公墓我都很惊恐,每走一步都觉得心惊胆颤,然而看到别的孩子走过公墓却毫不在意,自己感到十分困惑不解。
我常因自己比别人胆小而苦恼。一天,我决心要克服这种怕死的恐惧,采用了一种使自己坚强起来的办法。我在放学时故意落在别的同学后面而间隔了一段距离,把书包放在公墓墙壁附近的草地上,然后多次地来回穿过公墓,直到我感到克服了恐惧为止。”
另外,阿德勒一直是一个合群的孩子,与同伴玩时被人所接受的感觉使他感到高兴和满足。
正是源於不幸与多災多難的童年,讓他走上了探討心理學的道路。
他写于1932年的《超越自卑》一书,就是这位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代表作之一。
在这部书中,阿德勒博士从个体心理学观点出发,用通俗生动的语文描写了自卑感去争取优越感,从而获得成功的。
阿德勒博士特别强调自卑感,认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没有一个人对其现时的地位感到满意;
自卑感是所有人都具有的一种正常的感觉状态,也是所有人之所以努力奋斗的源头。
自卑感非但不是弱点或异常,反而是创造的源泉。人类都有对优越感的追求,这是所有人的通性。
而优越感即是自卑感的补偿。一个健康、正常的人,当他的努力在某方面受到阻挠时,他就会在另一方面找到新门路,去争取优越以及完美,从而获得成功。特别是在幼年时期,在自卑感的驱动之下,人们的发展才能够持续地往更高层次迈进。
阿德勒从个体心理学观点出发,阐明人生道路和人生意义。但通俗中包含着极深的哲理和巨大的学术价值。
書中,作者提出: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没有一个人对其现时的地位感到满意;对优越感的追求是所有人的通性。然而,并不是人人都能超越自卑、关键在于正确对待职业、社会和性,在于正确理解生活。
那些自幼就有器官缺陷或被娇纵、被忽视的儿童,以后在生活中容易 走上错误的道路;家长和教师应培养他们对别人、对社会的兴趣,使他们真正认识“奉献乃是生活的真正意义”。这样,他们就能够从自卑走向超越。
本书大大修正了弗洛伊德泛性论的精神分析观,开辟了精神分析的新阶段。
阿德勒在本书中提出:不管有无器官上的缺陷,儿童的自卑感总是一种普通存在的事实,这是因为他们常仰赖成年人的生活,且一举一动受到成年人的控制。当儿童利用这种自卑感作为逃避行动的借口时,便发展成神经性的倾向。如果这种自卑感在以后的生活中继续存在下去,它便会形成“自卑情结”。
可見,兒童是多麼幼小而脆弱的個體,他們需要父母極大的耐心、愛心去撫慰成長。否則,童年的不良經歷,將會影響他們今後的成年生活。
像阿德勒這樣遭遇童年不幸,卻集大成者真是鳳毛麟角。看來苦難也是把雙刃劍,迎難而上,剋服困難,必有所成。
對心裡学的解析,阿德勒人關注個體經驗,而弗洛伊德注重童年經驗。
心理学家舒尔茨说:“阿德勒的思想影响,比一般人承认的要大一些,因为其他的心理学家都曾受到他的著作的影响。”
家庭、孩子、環境、成長、教育…這一連串的問題是每個父母,每個家庭都要面對的問題。沒有生下來就會做父母的人,祇有滿懷愛心責任不斷學習的父母。
愿你溫柔以待你的天使,因為每個孩子都是上天送給每個家庭的一份珍貴的禮物,Ta是來度你的菩薩,讓你再經歷一次沒來得及享受的童年。
願你將最好的愛都給Ta,陪伴Ta,鼓勵Ta,以Ta為傲。把世界沒有給你的東西帶給這個世界,你傾其所有給了Ta整個世界,Ta才會給你創造出一個令你欣喜若狂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