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一辈子看人有两次走眼了,仅有两次。一次是宰予,看走眼了。宰予就是大白天上课睡觉,青春期有点长的那个“熊孩子”。孔门十哲之一,言语专业(口才系)的第一名(关于宰予的具体故事,可参阅《“熊孩子”宰予,青春期有点长》)。
另一位就是子羽。
孔子的原话是:“我凭语言判断人,看错了宰予;凭长相判断人,看错了子羽”。这是后话。
孔老夫子还是比较可爱的,比较勇于承认错误。比如在“以貌取人”方面。
上简历:
子羽,性别:男,民族:汉族,籍贯(出生地):春秋时期鲁国武城(也就是现在的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南的武城),复姓澹(音tán)台,名灭明,字子羽。(澹台灭明,这名字太拗口,为了能好好地谝,以下统称“子羽”)
职业:教育家。
比孔子小39岁(据《孔氏家语》),孔门七十二贤之一。
毕业院校:孔子大学。
主要成就:弟子300多人。
职称:“江伯”(唐玄宗封的)、“金乡侯”(宋真宗封的)。
谝正事:
子羽长得比较“吃藕”,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长得特别有内涵”。
子羽入学(孔子大学)比较晚,是通过师兄也是他的上司子游推荐的。
子游大学毕业后,在武城(子羽的老家)当一把手(武城宰),子羽就在子游的领导下做事。
孔子周游列国,游到武城的时候,看到武城被治理的不错,就夸子游:嗯,工作很出色,值得表扬。
子游:还行吧,没辜负老师的期望和栽培。
孔子:别骄傲。这些成绩的取得,与上级领导的正确领导密不可分,当然你个人也付出了努力。
子游:那不能。咱一直遵循老师的教诲,戒骄戒躁,谦虚谨慎。
孔子:那就好。我再问你,你可有什么得力的帮手?(准备挖人了。)
子游:老师您这一问,我倒真想起一个人来。这绝对是人才。
孔子:你说说看。
子游:有个叫子羽的。做任何事情只关注初心和结果是否对人民有利。不拉帮结派、不溜须拍马。要是没有公事,从来不到办公室找我。
孔子:听你一说,这孩子还有点意思。让他跟我再弄个文凭吧,将来也好进步。
结果,一见面把孔子吓一跳。子羽这孩子长得“太有内涵了”,“吃藕”到简直无法直视。
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
孔子碍于面子,只得勉强收下子羽这个徒弟。
开始子羽同学实在太“有碍观瞻”,孔子就不怎么待见。
也就因为这个原因,孔子还觉得子羽同学不聪明,属于“笨小孩”一类的。
好在子羽同学学习刻苦,勉强毕业了。
子羽同学这时玩了一个小心眼。中原地区没人待见,就没去考公务员(老师不推荐啊),南下吧。就跑到南方搞开教育了。
说是南方,其实不太远,就是吴地,当时归楚国管,在当时是中原人眼中的蛮荒之地。
你别看子羽平时默不作声(孔子弟子中优秀的太多,显不出子羽来),可往往“蔫人干大事”。
子羽琢磨出一套自己的教学管理制度,教的内容当然还是孔子的那一套。反正在“蛮荒之地”,自己想怎么教就怎么教。
结果就把事情做大了。
达到什么程度?
弟子300多。要知道,孔子一辈子才收了3000来个弟子。
子羽到哪里讲学,300多弟子全都跟着,呼啦啦一大片。想一想都很壮观,再当地绝对属于“大咖”级别的人物。
子羽就这样在楚国诸侯们的微信圈子就火起来了。火着火着,就传到了孔子的微信圈里,孔子也就知道了这件事。
所以孔子说:“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吾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简直是啪啪啪打脸。
话说回来,知错就改就是好同志。孔子能反思自己之错,勇于承认错误,这种胸怀还是不是谁都具备的。
对了,成语“以貌取人”就来源于此。
2018.04.17于青城呼和浩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