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从老家回来,我感觉这一次的收获还是很多的。过去的一些年,因为离老家太远,每年清明因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因为有父母顶着,我却是很少回去的。这一次回去,也算是有了一些深切的体验,对父母的劳碌奔波更多了一份理解。
一般说来,大多数人幼时对于自己的祖父或外祖父、祖母或外祖母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印象,我自然也不例外,甚至可以说那印象非常的深刻。对于几位老人家的音容笑貌,对于他们过去生活中的一些点点滴滴,在大脑中都像放电影一样清晰如昨,历历难忘。然而再往前数一代,对于太爷爷太奶奶的生平却未必明了了,甚至连名讳也语焉不详。
生活在旧社会里的人们生活的艰辛自不必说,有饭吃有衣穿,往往是最低的生活要求,一生充满了坎坷与凄凉。我的太爷爷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年轻的时候便不幸去世了。这一次二叔带我们去祭祀老人家时,从村委会旁的大路过去,右转弯进入一片小树林,在一处田塍的高坎上,二叔指着一块路面对我和弟弟说,这里就是你们太爷爷的坟冢了。
我吃惊地瞪大了眼睛,居然没有看见太爷爷的垒起的坟冢,他的埋冢处只在人家地边的一处大概的位置。这看上去有些寒酸,青山处处埋忠骨,也显示出了那个艰难岁月里的无奈。如果说一代管一代,修坟的事应该在爷爷当年的手上完成的,可是历史总是阴差阳错。或许在爷爷看来,能够养活一大家子人才是最为重要的事情,哪里还有工夫去顾及这些小事呢?
二叔提出,明年应该给太爷爷立块碑了,他的这个想法大家都是赞成的,不知道届时能否落实下来。
太奶奶姓宴,生卒不详,她的坟冢与太爷爷的相距了两三里路,在一处水田的小山包上。前两年叔辈们刚刚给老人家立了碑,碑文上的字清晰可见,美观大方。在几位先人当中,那碑石显得最为高端大气。不知什么原因,太爷爷和太奶奶的坟墓没有在一起安葬,而且都离开了传统的所谓祖坟山。
对于祖坟山的说法,我一直有些怀疑,因为即使是祖坟山,又能安葬几代人呢?无论在哪个年代,土地总是农民的命根子,如果家家户户都有明确的祖坟山,家族里所有逝去的先人都葬在一块儿,那得占用多少耕地呀!这样看来,一般的祖坟山大约也只葬了几代人吧!就像我的太爷爷,他的坟冢并不在祖坟山上,至于太爷爷再往上的两代人坟墓在何处,家里更没人说得清楚了。
先人们的坟冢不在一处,今天似乎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在母亲家族那边,我们到坟上祭祀时,也分别跑了三处位置。即使在今天,这样的现象也没有多少改观。俗话说,叶落归根,其实现代人的观念改变了不少。许多少小离家外出工作的人,在他们百年归世的时候,并没有选择回老家安葬,而是在生活的当地就地安葬。
居住在老家里的人们,每年正月十五都要到亲人的坟上“送灯”,因而清明也就不再重复上坟了,清明回乡祭祀的大多是在外打工或在外工作的人。他们从湾子里走出去,他们的根就在这儿。不忘先祖,不忘本,这或许正是清明祭祀的一种意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