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代数学家雅各布有一句名言——“反过来想,总是反过来想”,这句话道出了“逆向思维”的关键。
在芒格看来,逆向思维可以让人探究到事物的本质,对解决问题格外有效。这么说起来似乎有些抽象,我们来举几个简单的例子吧。
曾经就有人这样问过芒格:如何找到一位优秀的伴侣?他的回答是:你首先必须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因为优秀的伴侣会优先选择优秀的人,他们可不是傻瓜。这就是典型的“逆向思维”模型。
日常生活中,我们大部分使用的思维模型都是“正向思维”,比如思考如何寻找一份好的工作,就列一个清单“第一步要改好简历,第二步是在多个招聘网站投递建立,还可以找朋友内推……”;
思考如何找到一位优秀的伴侣,第一要让自己的外表更加有吸引力,其次要赚更多的钱,还要接触更高端的人脉圈子等等。这种“直来直去”的思维模型都是典型的正向思维。
逆向思维则需要克服下意识逻辑推理,从另外一种角度重新看待问题。
芒格常说,如果要明白人生如何获得幸福,首先得研究人生是如何变得痛苦的;如果要研究企业才能做大做强,首先得研究企业是怎么一步步走向衰败的;同理,如果想在股市投资中收获成功,那么就得先知道为何大部分人的投资都失败了。
正如那句谚语所言,“如果我知道将来会死在哪里,那我永远不去那里”。
那么,逆向思维到底有什么好处呢?“反过来想”真的能改变我们的生活吗?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先来讲两个小故事。
第一是爱因斯坦的故事。在爱因斯坦那个时代,牛顿的“三大运动定律”几乎是学术界公认的铁律。
当时另一位科学家麦克斯韦提出了电磁定律,大家发现电磁定律与牛顿三大运动定律并不相符,因此所有人都在试图修正麦克斯韦的电磁定律,使其符合牛顿的三大运动定律。
爱因斯坦则运用了逆向思维,反其道而行之,通过修正牛顿定律使其符合电磁定律。正是这一举措,让爱因斯坦最终发现了相对论,闻名于世。
另一个是达尔文的故事。达尔文的工作方式非常特殊,而且特别强调逆向思维:他总是致力于寻求新的证据来否定他已有的理论,无论他对这种理论有多么珍惜,这种理论是多么得之不易。
大部分人在取得成就之后都会越来越抗拒证伪性的言论,以保证最初结论的完整性。而达尔文恰恰相反,他一直寻求证伪性的信息。
正是因为如此,他才能提出自然选择进化论,对生物科学造成了颠覆性的改变。
这两个小故事都来源于查理·芒格在哈佛1996年毕业典礼的演讲中,着重向毕业生们推荐了逆向思维的原则。
在回答了“如何获得幸福的生活”这个问题的时候,他讲述了一个毕业生如何过得痛苦的故事:他为了从痛苦中解脱而滥用化学药物、他妒忌,他怨恨;他一次又一次地尝试了这些东西,结果每次都变得很痛苦。
这次演讲中,芒格还找出了痛苦生活的4味毒药:第一味药,要反复无常;第二味药,尽可能从自身经验获得知识,而不去吸取他人的教训;第三味药,遭遇失败时请意志消沉,一蹶不振;第四味药,尽可能减少客观性。有趣的事,这四味药的“药引”都是“逆向思维”。
芒格正是通过这四味药引导毕业生对逆向思维进行理解——如果想收获幸福的话,必须远离这“四味毒药”。
逆向思维在芒格追求知识的过程中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他总是说,对于复杂的问题而言,光是正面思考问题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进行反面思考。
事实上,许多问题是无法通过正向思维解决的,这时候,逆向思维的价值就凸显出来了——它能够解决很多正面思考无法解决的问题。
复杂的问题,反过来想,有时候就会变得豁然开朗。
比如“流水线作业”也是逆向思维的产物。以前的工厂都是“人动零件不动”,工人们需要围着机器和零件转,效率十分低下。
而福特公司使用逆向思维,改善了工序,让“零件动人不动”,在工厂配置了流水线,使得加工效率大大提高,推进了工业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