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来就有选择的欲望,这种欲望深藏于人类的基因当中,因为那个原始的野蛮年代,有选择意味着丰裕和生存,没有选择意味着匮乏和死亡。但是我们并非生来就知道怎样做出正确的选择,基因对选择的原始欲望已经持续了亿万年,而人类进入物质丰富、信息爆炸的时代才不过几十年的时间。基因只教会了我们拥有选择,却没有告诉我们如何做出选择:购物逛街买买买,不管能不能用得上;敞开肚皮吃吃吃,全然不顾过剩的脂肪;打开手机刷刷刷,让信息垃圾堵塞臃肿的大脑……
我们的大脑畏惧做出选择,这也是选择困难症的根源所在,但讽刺的是,我们的大脑往往在一些琐碎的小事上特别斤斤计较,却在一些重要问题的选择上放弃了思考。比如我们买衣服时千挑万选,逛个超市要货比三家,却很大程度上忽略了看书的时候也要精挑细选,实际上我们如果能拿出来选衣服时三分之一的精力来选书,阅读状况就会有很大的不同。我从来不相信什么“开卷有益”,因为那无非是古人用来鼓励人们读书的一套说辞。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选择书籍呢?
选择书籍的四象限原则
上面这个图以最简洁的形式概括了我在读书过程中的选书原则,其中包括两个标准“本质/非本质”和“现在/未来”,下面我分别论述这两个标准的完整含义。
一个人头脑中的知识,可以分为本质知识和非本质知识,两者有何区别呢?还是拿写作来举例子,在写作中,写作的素材属于非本质知识,写作的逻辑思维、行文思路、表达手法这些才属于本质知识,因此很多人想尝试写作的人会抱怨没有灵感、没有素材,于是跑去积累素材,殊不知这是本末倒置。如果一个人想学习写作,他真正需要学习的是写逻辑、思路、表达这些本质的知识,学会了这些就相当于有了一篇文章的框架,剩下只是往里面各个部分填充素材,至于是什么素材那根本不重要。
任何一个学科的知识都是这样,在开始学习一项新技能或者新知识之前,请先问问自己这项知识技能所要求的本质知识是什么(树根),然后摸清知识框架(树干),最后逐个攻破具体知识(枝叶)。因此,在选择某个特定的领域进行阅读时(参考为什么说读书量计划是一种不聪明且勤奋的行为? - 简书),一定要先阅读该领域本质知识,从整体上有个宏观把握,然后慢慢渗入到非本质知识,即一些细枝末节的琐碎知识。为什么要这样呢?盲人摸象的故事听过吧,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道理也懂吧,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亏吃了不少吧,其实这些错误我都犯过……
如何理解“现在/未来”原则呢?所谓的现在,指的是需要你现在马上掌握的技能,它可能没那么重要但是迫在眉睫,比如你在工作中需要用到excel,但是你的excel技能基本为零,为了应付工作你必须马上学会这项技能。所谓的未来,指的是那些看起来不太紧迫,也没人逼着你去学,但是长远来看十分重要的知识和技能,正因为无人逼迫,所以大多数人根本没有动力去学。
与“本质/非本质”原则相联系来看,这些关乎到我们未来长远发展的能力都是我们人生中的本质知识,包括深度思考、批判思维、阅读能力、流畅写作、沟通表达、自学能力、领导力、时间管理……这些能力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掌握起来极其困难,付出的努力很难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一旦掌握将会对人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投资回报价值极大。但是大多数人很难抵抗长时间努力却不见进步所带来的挫败感,无法坚持而停在了半路上,十分可惜。
如何获得优秀的书籍推荐
我们在选定一个领域或者一个主题进行阅读的时候往往会觉得无从下手,如果你之前从未接触过某个领域,完全是个门外汉,但是又想深入了解学习该领域知识,那么你唯一的办法就是寻找别人推荐的书籍了。
我们要想学习某个领域的知识,最好的办法就是向该领域最优秀的人学习,因此他们推荐的书一般都是质量上乘的好书,毕竟身为意见领袖与业内行家,推荐书的时候也会考虑到自身的名望,不会基于各种商业目的乱推荐书。另外,豆瓣上有一种东西叫做豆列,一般情况下一个豆列里的书都是基于某一个共同主题,这对我们系统学习很有帮助,但是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挑选、甄别,如果你的辨别能力比较好,这也不失为一种获得书籍推荐的好办法。
得益于大数据的广泛应用,目前各大电子书商平台都采用了相关图书推荐扥技术,根据你的购买记录和浏览数据,通过特殊的算法,就能推荐给你同类的相关书籍。在这方面,我认为亚马逊的推荐技术做得是比较好的,因为每次我通过它的相关推荐都能找到我视野范围之外的好书,如获至宝。
如何判断具体一本书的优劣?
当你对具体的某一本书很感兴趣,但是却无法判断这本书的好坏怎么办呢?大多数人都能想得到的办法是去豆瓣上看评价,豆瓣上的书籍评分在业内还是比较公允的,就有较高的参考价值,但是除此之外,你还可以有很多方法判断一本书的质量。
首先看作者,如果你对作者非常熟悉,或者你通过网络上筛选的信息已经相当了解作者,那么基本上你对作者的态度就是你对他的书的态度,作者很厉害的话书一般差不到哪里去的。其次是看出版社,作为一名读者,你应该对国内的各大出版社有最基本的了解:什么出版社好书多,什么出版社专出印刷垃圾……就我个人而言我比较喜欢广西师大、上海译文、三联等出版社,这些出版社的书大多数都是值得一看的。最后看版次,最好不要看五年之内出版的新书,因为没有经过时间的检验,一般情况下不要买第一版第一次印刷的书,版次印次数越多代表着书的质量越好,能经得住时间的检验。
另外,亚马逊书店里的评论可以一看,亚马逊独特的机制使得消费者的评论不像淘宝那样可以被轻易控制。亚马逊书店以及豆瓣、多看等电子阅读软件一般都可以提供书籍的样章,这也是帮助你了解一本书质量的好办法,有时候你甚至只需要读前言就可以判断出整本书的大概内容。
以上就是我选书的三个层次:首先从宏观着手将所有的书籍一一分类,认识到读不同的书的意义是不同的,所需要的能力也是不同的;其次是如何针对某个主题选择图书,以帮助我们获得系统的认知;最后讨论的是如何判定具体一本书的优劣。以上所有就是我关于选择书籍的一点心得,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