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半生,渐渐感觉碎片和断点开始悄然浸润、构连,通往知识和智慧山上路线开始有了轮廓。
以读史为例,从先秦,到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再到明清、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至今,最初是小学语文课本读入选的经典,再是各种连环画剧本武侠,再到钱穆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制度之得失》,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直至四十不惑之后开始认真通读《资治通鉴》,这种反复、各个角度的孜孜不倦的笨读和偷懒读,终于感觉可以串联打通一些了。比如一直对东汉光武帝那段历史缺失,补上后发掘其实低调的要命而又优秀的要命。还有对轰轰烈烈的前三国都熟知,后三国则少知,读完《资治通鉴》中这段历史,也禁不住刻骨铭心扼腕叹息拍案流涕。
再比如历代贤者谈读书之道、之法、之悟,从孔子到亚里士多德,从曾文正公到梭罗、西蒙,从朱熹到胡适,皆有非凡精辟之讲授。近现代日本学者反而能静下心来写出不错的如何读书的小本好书。
嗟乎!现代科技日新月异,人类内心越发浮躁,何以能安能静?今百年来竟无大贤如灯塔照亮茫茫书海跋涉众生,岂不痛哉?好书者,千年贤者思想智慧之灯也,人类文化之涓涓清流也,人类真正有价值之源泉。
半生读书既然已入“径”,就要如朝圣者怀着严肃之心、其乐融融的继续攀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