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车时,你能遵守先下后上吗?
01 挤还是不挤?
某座大城市的地铁站,你到站准备下车,车门开启的一刹那,还没等你回过神来,准备下车的队伍已经被上车的人流冲得七零八落,你在狭小的细缝中躲闪腾挪,挤出重围。回头望去,你心有余悸:还好在关门前下了车。他们怎么没等我们下车就迫不及待地上来了?
某一天,你在地铁站候车,排在左侧第一位,车门开启,乘客还在陆续下车,只见右侧队伍已经挤上车,你身后的队伍推搡着你往上挤,你怎么办?
你心想:不是应该遵守先下后上吗?难道规则变了?
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用喇叭喊:“先下后上,文明乘车。请往两边站,把中间的路让给下车的乘客。谢谢!”
乘客置若罔闻。
红马甲声嘶力竭,洪亮的声音中透着无力感。
你在此刻心疼红马甲一秒钟。
人们厌烦了寂静,就希望来一场暴风雨;厌烦了规规矩矩气度庄严地坐着,就希望闹出点乱子来。------契诃夫
02 先下后上很难?
为什么很多人做不到先下后上?
1.资源匮乏导致的焦虑感和占有欲
公共资源相对于公共人群,仍然不足。
在早晚高峰时段,地铁人满为患,很多人担心挤不上地铁就会迟到、浪费自己等待的时间,或者希望抢到一个座位。
“既然资源不够,那我就抢。”
那又怎么解释,在非高峰时段,有充足时间上车却仍然争先恐后呢?
可能是长期形成的资源焦虑和思维习惯。
看到资源就抢、看到便宜就占,生怕过了这村就没了这店。以此缓解长期匮乏的焦虑。
2.文明礼仪缺失
说白了就是素质。
或是从小就缺少文明素养,或是成年后认为“讲文明懂礼让”是迂腐,摒弃了文明的理念和行为。
地铁部门在宣传上已经做得不错,车上的显示屏不停播放乘车文明礼仪的视频,车站里也随处可见文明乘车的提醒通告。
但很多人熟视无睹,我行我素。
如果她们的孩子仰头问:“妈妈,先下后上,你为什么要犯规?”
她们会不会有一丝难为情?
3.规则意识淡漠
“先下后上”是乘车的规则,地铁、公交、火车均是如此。
地铁站的地面,清晰地划出了下车道和上车道的区域和箭头,还有志愿者在旁提醒。
即使是儿童,也知道应该怎么候车乘车。
我们有时会看到:左右两侧有序地排起了长队,竟有一个人大摇大摆地站在中间的下车道上,对两边人群的侧目,他(她)视而不见,脸皮真不是一般的厚。
这是要堵车门吗?让下车的人往哪里走?
知道规则,却不遵守,能奈他何?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
——张居正
03 小事还是大事
地铁公交天天开、天天挤、天天有人不遵守规则。
好像也没发生什么大事,大家也都习以为常。
不讲规则真的是小事吗?
对规则的漠视行径使人们陷入尴尬境地。
似乎,谁不遵守规则,谁获益;谁守规则,谁吃亏。
于是,越来越多的人破坏规则。
结果就是:破坏社会秩序、降低社会效率、提高社会成本。
别人还没下车,上车的人就往上挤,通道狭窄,大大降低流动速度。
不排队,大家蜂拥而上,破坏公平,最后都上不去。
随地扔东西、垃圾不分类,破坏环境,倒霉的是自己。
一位去瑞士的朋友讲述了一件事:
他在厕所门外遇到一位母亲,她着急地说:“我的孩子进厕所已经十多分钟了,麻烦你进去看一下他好吗?”他进去后,看见一个七八岁的孩子正在满头大汗地修理冲水马桶。原来,冲水马桶坏了,这孩子觉得上厕所冲水是规则,必须修好马桶。
有人在德国做过实验,在相邻的两个电话亭上分别挂上“男士使用”和“女士使用”的牌子,一会儿,“男”亭门口排起长队,“女”亭无人使用,却没有男士去“女”亭打电话。
很多人一面对德国瑞士的精美产品顶礼膜拜,一面又对他们的“固执迂腐”嗤之以鼻。
浮躁、短视、耍滑、无视规则、不懂礼让,正是很多人群暴露出的问题,是社会文明进程中不和谐的音符。
别以为守规则吃亏,这个社会,正在惩罚不守规则的人。
遵守交通秩序,保一路平安;
遵守法律法规,守人生底线;
遵守发展规则,促健康成长。
但愿更多的人对规则多一份敬畏,少一份侥幸。
对于那些先下后上、坚守规则的人们,世界正在以你不知道的方式,悄悄地奖励你。
公众号:大象的心灵世界。上万优秀读者的聚集地。每日更新。
关注后回复“干货”,免费领取价值699元的《职场交际口才》、《简快亲子教育践行册》、《婚恋简快践行册》;
作者:大象老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深成长导师国家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
欢迎加入读者群,共同交流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