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于2014年10月10日)
付出总是有收获的,经历了一年半的沉默期,小初终于开始学着与人正常的交流了,正像宽容姐姐说的那样,以前可能谁都不愿意看孩子,觉得又累又无趣,等着他长大点,招人喜欢了,大家就都争着想跟他玩儿了。没错,现在的小初,时不时闹出点让人惊喜的举动,逗得全家开怀大笑,姥姥常说,有个孩子,家才有个家的样子。
小初是个特别有喜感的孩子,走在外面,他会主动走过去,冲陌生人笑,或许,在孩子的潜意识里,他知道他笑别人也会冲他笑,还会夸夸他,陪他玩,所以,他就用笑这个工具,开启了与陌生人零距离交往的模式。我发现,小家伙的这一招果然很奏效,有时候看上去很死板、很潮、很严肃的那些人,放在咱们成年人的世界里,一般都不会主动打招呼的,可是,孩子的世界没有那么多界限分明的“刻板印象”,一律笑一笑,挥一挥小手,这时,不管他此时有多刻板、有多严肃、心里可能正有着多么烦的事,都会还给孩子一个如他般灿烂的笑,甚至伸出手来摸摸他的小脸,抱抱他,顺便问候一下妈妈,小初又教会妈妈一节课,那就是——用微笑的态度对待别人,哪怕是陌生人,你会收获另一份微笑,别觉得这个世界冷漠,冷漠的可能是你自己的内心。
昨天下班,一进门,爸爸正在和小初玩“干杯”的游戏,爸爸把一点点水倒到水杯里,跟他干杯,小初就端起水杯一饮而尽,其实算不上“饮”,基本算是往嘴里倒,顺便倒得全身都是水。然后自豪地把水杯口嘲下地向我显摆,意思是:“妈妈看我,把水都喝完了,”,然后再指指杯口,还——要——就这样,一大杯水没一会就都喝完了,当然,衣服倒了个精湿。 然后,爸爸说,跟妈妈说,我们今天学会了什么啊,说着,指了指动物图片,小初说:“考——拉——,毛毛——虫——”呵呵,这就是今天的新本领啦,几乎每天下班,第一件事一定是固定节目:小初秀本领。或许是个什么独特的表情,或许是个什么动物,或许是个什么动作,又或许就是去了个新地方,总之,总能给妈妈回家之路带来很大的期待,心里总在喜悦地猜测:我的儿子今天又学会了什么呢?1岁半以后的孩子,语言能力的确到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而且,此时孩子的记忆力也非常好,大脑迅速积累并处理了大量的信息。姥姥奶奶可不这么认为,他们眼里的小初,是最聪明、最可爱的孩子,有时候看着他们跟外人很臭屁地炫耀:我们家孩子可聪明了,什么什么说一遍就记着啦,有时候,奶奶会因为小初学会说了什么,激动地给三姨、姑姑之类的一大家子人打一圈电话,让他们见证这个“神童”如何之神,对于这些,妈妈有些哭笑不得,但绝不阻拦,看着他们收获着孩子成长带来的喜悦,看着他们因为孩子进步而带来的成就感,看着他们越来越喜欢小初,小初也在他们的表扬声中自信地成长,妈妈也跟着高兴,尽孝有时候不是钱或者是享受,谁说弄个孩子给大家玩不是件快乐的事呢?
同事的孩子五岁了,每天缠着妈妈给她讲自己“小时候”的故事,同事说,有时候,刚讲个开头,孩子就说,妈妈,这个故事三天前讲过了,换一个吧,弄得她很无奈。所以,同事提醒我们一定要把孩子小时候的事情尽量多的记下了,不然,你会突然发现,一转眼他就长大了,可你呢,竟然忘记他是怎么长大的了。我在想,要是小初将来让我给她讲他小时候的故事,我要讲些什么呢?难道讲讲他哪天学会了什么吗?要不然,就配上些视频,讲讲小初的成长史吧,学生给推荐的美拍很好用,传上来分享一下啊:
如果要给他配个故事,妈妈会这么说,小初小时候啊,讲话学得很快,说得也很清楚,可运动起来就不敢恭维了,邻居家的晴朗哥哥,来咱们家做客的时候,轻轻松松就爬上桌子玩了,可你呢,就学一个爬沙发,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直到现在(1岁7个月),爬上沙发还要一米助跑加别人帮忙呢?这可怎么办啊,妈妈真怕你一直是个小胖墩啊!
有一天晚上,小初突然学会了他人生的第一个双音节词,你猜是什么呢?是“阿——姨——”,以前,都是妈妈啊、爸爸啊、奶奶啊、姥姥啊,狗狗啊之类的,所以当你突然迸出这么一个词的时候,可把妈妈激动坏了,赶紧拿出手机把这一幕录下来了。
妈妈不得不说,小初不是个特别外向的小孩,在游乐场里,别的比你小的小朋友,从你后面一把就把你推到了,妈妈期待你能有点反抗,可你呢,第一时间是抬头找妈妈,准确找到妈妈的位置了,张开嘴就哭。你正骑着小木马,一个比你大的小姐姐拽着马头就找你抢,你还不会表达,妈妈期待你至少能抗争一下,至少争取一下,毕竟是你正在玩的东西,可你呢,第一时间还是扭头看妈妈,找到妈妈赶紧从小马上下来,哭着把玩具拱手让人。妈妈也不知道该不该教你学着厉害点,妈妈也不知道怎么算是厉害,怎么才算是真正的挨欺负,毕竟都还是孩子,还没有什么欺负的概念。可是妈妈看过一句话印象很深刻:如果你做错了什么,你必须向别人道歉,如果别人对你做错了什么,你有权利要求他向你道歉,如果他不道歉,你有权利想办法让他必须道歉。妈妈觉得这个可行,你觉得呢?下次咱们再去游乐场,妈妈可不希望你又把妈妈领到读书角一遍遍读同一本书了,妈妈希望你跟个小男孩一样,疯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