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中国文化史上罕见的通才、全才。无论诗词文赋,还是书法绘画,苏轼都造诣极高。他一生留下200多万字著述,其中包括2700多首诗,300多首词,还有一大批散文和书画作品。他的成就与勤于读书、善于读书有很大关系,他强调“其学必始于观书”,积累了丰富的治学思想。他所倡导的“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论古今治乱,不为空言”的治学理念,对于今天读书治学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他21岁参加科考,名动京师,被文坛领袖欧阳修赏识,欧阳修评价苏轼:“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吾告子止于此矣。”
苏轼《稼说送张琥》,开篇阐释种庄稼的道理,“流于既溢之余,而发于持满之末”,用来譬喻做学问切忌自得自满、追求虚名,要去专心学习,只有做到“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具有丰富精粹的知识基础,用起来才会感到绰绰有余,从容不迫。无疑,这是基于切身体悟的真知灼见,发人深思,堪资借鉴。
苏轼认为,所谓“厚积”“博观”,是指大量的看书、阅读,了解事物,广博地获取知识,充分地积蓄丰厚学养。所谓“约取”“薄发”,就是慎取、精取,少量的慢慢的拿出来,在“博观”“厚积”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进行严谨阐释,少量地、慢慢地放出。
所谓“取”,就是对书中所言之事、所论之理、所抒之情的认可和接受。“取”不贵其多,而贵其精,应以“少少许胜多多许”。“薄”不是单薄,而是凝练、精要、准确、深刻,做到“发”则中的,“发”则中肯。
要想做到从容“约取”与“薄发”,必须以“博观”与“厚积”为基础。在《与张嘉父七首》其七中,苏轼以富人之筑大第须储材充足为喻,对“博观而约取”进行详细阐释,指出只有广博地积累学养,才能著成“不容有所悔”的“一家之言”。
要做到博观精取,贵在能识精。这就要对所观之书熟读精思,反复玩味,慧眼识珠,知其精义。真正有学识者,不是记住很多死知识的人,而是积累了知识精萃的人。古今学界有识之士,治学都很注重“博观而约取”。观而有选,取而有择,有的放矢,唯真是取。
如果说“博观”重要,那么“约取”则更重要。有些书,即使是佳作,也往往并非字字珠玑,句句真理,而是玉瑕共存,精粗混杂。因此,不能对其不加分析,兼收并蓄,必须认真思考,分清优劣,去粗取精,弃伪存真。越是“博观”,越须“约取”。否则,不加分析,盲目滥取,那就“尽信书,不如无书”,轻则无益,重则有害了。知贵精,不贵多。
苏轼一生都在践行“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的治学理念。如他强调读书乃治学之根本,“自孔子圣人,其学必始于观书”;强调“读书万卷始通神”,“某闲废无所用心,专治经书。一二年间,欲了却《论语》、《书》、《易》。舍弟亦了却《春秋》、《诗》”。在此思想指导下,他广泛涉猎诸子百家、经史子集,在二十岁的时候就已经博通经史,积累了相当深厚的学养,“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这使他在治学方面取得了极高的造诣,写出了《东坡易传》《东坡书传》《论语说》,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了巨大贡献。
拓展:
1.韩愈在《原道》中批评有些人读书作文,“择焉而不精,语焉而不详”。
2.朱熹“剥皮、去肉、见髓”之法,颇有见地。他说:书之精华,“犹如数重物色包裹里许”,须要一重重剥开,“去其皮,见其肉;去其肉,见其骨;去其骨,见其髓。”明白了“皮、肉、骨、髓”之所在,方能心中有数,取其精髓。否则,盲目滥取,也就难得其精了。
3.王安石:读书要“深思而慎取”。
4.清代精于读书之道的袁牧,在《随园诗话》中解释杜甫诗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时说:“盖破其卷,取其神,非囫囵用其糟粕也……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痰瘤。”
5.清代浦起龙:有味于孟子取水逢原(源)之旨,非见理深而更事多者不能言,知学者叹为吃紧,浅人读一过泊如也。
6.清末王文濡:博观约取,厚积薄发,尽学之能事矣。世有轻用而限于小成者,盍读此篇!
7.爱因斯坦:在阅读的书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处的东西,把其他一切统统抛掉,也就是抛掉使头脑负担过重并将自己诱离要点的一切。
8.英国文学家柯尔律治的读书四喻。他说:有的人“像滤豆浆的布袋,豆浆都流了,留下的是豆渣”;有的人“好像是计时的沙漏,注进水,流出来,到头来一点疤痕也没留下”;有的人“像海绵什么都吸收,挤一挤,流出来的东西原封不动,甚至还弄脏了些”;还有的人“像是宝石矿床的苦工,把矿渣甩在一边,只捡纯净宝石”。此喻形象贴切,给人启迪。有些人读书不懂“约取”之道,或如“布袋”,取粗去精;或如“沙漏”,不留痕迹;或如“海绵”,啥都吸收。如此阅读,效果可想而知。我们读书应当像宝石矿的苦工那样,辨明瑕玉,甩掉“矿渣”,只取宝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