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可以说是我们大学生拥有的最宝贵的资源和财富,它是大学生能拿到的最早的一笔资本。而且呀,它很有趣!
当我们用时间去兼职赚钱,它就是生产资料。
当我们用时间打游戏上网,它是消费资料。
当我们用时间学习成长,它就成了投资品。
而用它去恋爱浪漫,它就是娱乐品。是不是很有意思。
但是,同学们要清楚,这笔资本它可不是无限的,它是有限的,而且它终归会用完。不管是在你有意的还是无意的情况下。所以,把它用在哪儿,怎么合理地用好它,就成了我们大学生的第一个重要任务。
从高中到了大学,同学们一下子没有了升学压力,更是有了大量可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而课程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也让同学们可以按着自己的意愿来进行时间的安排。
于是很多原来想做没有做的,还有很多近期和远期的计划,都一下子提到了自己的日程上来。
包括:社团、学生会、口语角、做义工、旅行、健身......,当然还有学习。反正是,不管是积极的还是被动的,不管是勤奋的还是懒惰的,不管是外向的还是内向的,每个人的时间都在哗哗地流走,但静下来想想,却仿佛没有留下什么。要不然,怎么会有《时间都去哪儿了》这首歌的大火,它怎么会在每个人心中产生了共鸣呢!
现在我跟大家分享一个小的案例。
肖同学是一个工科重点大学的大一学生。他虽然学的工科,却很有文艺青年的范,从小就喜欢弹吉他唱歌。高中三年,为了高考,他的那把心爱的吉他,在箱子里整整锁了三年。进了大学,一下子自由了,他迫不及待地背起了吉他。在新生晚会上,他更是以精彩的吉他弹唱和十足的文艺范,引起了很多同学的追捧。
接下来的大学生活中,他理所当然的忙了起来。
他组了一个乐队,和几个志趣相投的同学,花了很大的精力练琴排歌。同时,为了赚点外快,他在一个面对中小学生的吉他辅导班,当了一个兼职老师,每个周末都要抽出一天去进行开班辅导。当然,还少不了他的健身计划,每天至少一小时,绝对少不了。不定时的各种各样的演出、交流也要占走时间。最让的他得意的是,刚开学没多久,他就把公认的系花追到了手。这样一来,他连自己的课甚至都没时间上了,更谈不上自习读书了。反正,他觉得那些枯燥的工科知识远没有他的吉他和女朋友更让他感兴趣,所以也并没有过多的去在意。
直到临近学期末,考试来临的时候,他才拿起了书。可是悲剧了,书里学到的很多知识,他完全不能理解,这也让他原来临时抱佛脚,搞个突击复习的打算落了空。结果,只是第一学期就让他挂了好几门课,一下子又成了学校的传说。
我认为类似肖同学这样的情况,在大学里特别是大一同学中经常会发生。除了肖同学这样为了兴趣爱好、交女朋友把学习耽误的,还有沉迷于打游戏或者网络虚拟社交,其它什么都顾不上的。也有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于是决定什么都去试试的。当然也会有光顾着学习,而全无其它活动的。反正总得说来,虽然形式、程度会有不同,但这些大学生的行为都有一个共通点。他们在时间的合理安排,对各种事务的取舍或主次排序上做的不好。这样就造成了他们在稀里哗啦过了一学期后收获很少,甚至全无收获。到最后还自己委曲地疑问:“我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为了解决问题,同学们很多会想到时间管理。也会有很多行动派的同学,自己已经找到了很多时间管理的方法去学习并照着实施。但是,真正起到的效果只是了了,结果一般不会太好,最多的还是三天的热度,最后都停在了计划本上。
其实时间管理是管理时间吗?要知道,时间它在不停的流走,试问同学们,我们怎么去管理它?
我的回答是时间是无法管理的,而可以管理的是我们自己!
当你拿到一个不管什么形式的时间管理的方法时,其实最先需要的是自己一定要先有正确的价值观,还要有合理的欲望,更要有明确的个人目标,这样你在同时间打交到的时候才会显得更加得心应手。
当然说教太多高大上的东西,不如先拿出些实实在在的解决办法。
接下来,跟着做。
首先,在每天开始的时候,不管用什么形式,电脑也好,纸笔也行,也可以用整天随身带着的手机,只要它能帮你记录东西,都可以用。好了,准备好了记录工具,你可以放开自己的思想了,对,就是头脑风暴。把你所能想到的各种各样的当天已经按排好的,可能会发生的,还有你希望它发生的各种事务,全部罗列出来。先不用管先后次序,首要次要什么的,就一个元则,只要跟当天有关的事就列出来,尽可能没有遗漏。
接下来,列出四个标题,分别是“重要紧急”、“重要不紧急”、“紧急不重要”、“不重要不紧急”。是不是有些熟悉的感觉?不错,这当然就是所谓的四象管理法。在这里,你可以完全不用管它叫什么名字,我们只是要用到这样四个分类方法而已,所以你也不用去很费力的搞明白什么是四象管理法。同学们只需要把前面头脑风暴列出的各种事务,按照四个类别全部归类即可。老师相信,我们的大学生做这个事情应该不难。
下一步,记录时间。我们要通过这个方法找到时间的踪迹,然后去抓住它。
行动总结起来分两小步,记录和总结。
记录,就是要求你尽可能准确真实的记录下来一整天自己的全部实际行为,并要求把每件事情所花费的时间统计好。
同学们可以记录如下时间:何时起床,一天阅读学习多久,往返路上多久,处理第1件工作多久,处理第N件工作多久,闲聊多久,看新闻多久,玩手机多久,运动多久,朋友相聚多久,吃饭多久,晚上何时睡觉,好了,足够了。
然后把记录的情况进行总结。
到这一步,可以举我自已的操作实例来帮助同学们更清晰的理解。
我刚开始进行时间管理的时候,自己是这样来记录并总结的时间:
1.自我学习每天有1个小时,主要包括读专业书,上在线课程。
其它阅读大概每天会有2小时,主要是小说和各种电子杂志,应该算做休闲娱乐时间。
3.上班时间是8个小时,在我记录下真正处理工作的时间约3-4小时,在办公室很多时间被闲聊和浏览资讯给占据。
4.玩手机的时间超过了2个小时,主要是刷微博、朋友圈。
还有1个小时被用在了运动上。还有2小时同家人在一起。
总结一下,就是1/3睡觉,1/6娱乐,1/6生活学习,1/6消失,1/6工作,这样看起来当时的工作效率也没多高。
同学们一定要明白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把时间花在哪里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所以,通过上面的时间统计让我明白自己只是看起来勤奋,却将宝贵的时间用在对自己成长增量不大的事情上。好了,同时我们现在也明白了时间它去哪儿了,时间不再是一笔糊涂账了。
最后,可以进行我们的关键动作了。它就是一定要把自己记录的并总结的情况拿来跟前面分成四类的事情进行比较。
没有发生的先记下来。
没有做的再记下来。
做了原来没想到的记下来。
最后就是两者都有的,把实际的情况和自己分类的情况再比较。
这个时候同学们可能已经对问题出在哪儿有些了解了。先不急。
这样的操作重复做最少一周。到那个时候,我相信同学们可能对怎么去解决前面我们提到的问题,心中就有数了。如果还不行,继续坚持。我相信随着大家不断重复,不管是对自己的个人发展目标认识,还是对时间的把握都会不断的提高,而大家的学习生活则会越来越精彩。
方法没有太高深的理论,操作也并不繁琐。
当然,说的再好不如做的好,执行永远最大。实际去试一下,很可能你就抓住了时间的尾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