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典语句
思路决定出路,格局决定结局
格局,是于细微处,关注人文情怀;
格局,是咽下委屈,熬出说话的权利;
格局,是站在更高处,看到更多的风景;
格局,是放眼望去,顾全大义深谋远虑。
学习意义:「不创新,就灭亡」
学习最终的成就,不是知道的多少,而是思维模型的逻辑推导能力
完美解的存在意义
当你的孩子问你「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如果这时你回答:「太阳光线进入大进层后,因为光线的色散速度不同,再依据不同角度就形成我们常见的颜色。」给出「正确知识」只会让自主学习的动力停止。因为这些知识,上网就可以知道答案,真正的重点在于唤起想要学习的动力。 同样的,当你要唤起学习者对于学习的渴望,你所给出的,不是正确答案,而是「正确的问题」,只有思考的时候,才会提升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过程中,最常出现的两种误区: 第一,追求正确 第二,见山是山
(1)追求正确下的脆弱 高手学习者与普通学习者,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追求学习的「正确性」。愈是追求正确、完整,等同于低水平学习者的特色。 因为既有的学习认知,都包含了某领域不可触及的范围。换言之,当小概率的学习,绝对无法满足宏观世界下的正确之道。 这意味着,认知上具备着学习都有它的完备性,追求最好,最终的结果。认为学习某一领域的基本知识就全面掌握后,反而会遏制人继续学习的能力。
(2)低水平的勤奋 另一个学习误区,就是认为上完课程,代表已经学会了某些认知,或者只要考了某一证照,就具备了相对应的能力。 这类型的学习者,通常有一个明显特征「见山是山。」 如果听讲或是阅读时,只是把学习重点重新写一遍,就只是抄写重点,即便写了再多,都是在低水平下的勤劳。因为笔记重点再多,也都只是在同样思考下来解决眼前的问题。 真正有效的学习,来自「思考的过程」,检视一个人思考的能力,就看对方提出什么样的「问题」,一个问题,就可以看出人是站在什么样的高度来看事情。
其实「提问能力」的本质,就是「思考能力」,只有当思考能力够深、够广,从不同维度的思考后,你才会知道,学习本身不是一个记住的过程,而是「思考的检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