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这周有个很久没联系过的高中同学在微信上找我,其实我们关系很不错,只是毕业后各自少了联系。聊天的内容比较随意,有现在彼此的生活是什么样,有关于未来几年的各方面的打算,也有当初同班的那些朋友现在过得怎么样。
说来也巧,在和这位朋友聊完之后的几天里,又有几个老朋友彼此联系了下,没曾想到,都是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没有和任何一个人聊到十句以上。最大的感受,并不是彼此很久不联系而显得生分,毕竟联系不频繁关系也不会变淡的也很多。真正导致我们聊不久的原因,是各自对于对方的印象,已经定格在当初分别时的模样。换句话说,我们都活在了对方的记忆里。
人都是不断在变的,自己变了,对方还用以前的一套判断自己,只会觉得话不投机半句多。
02
前两年,有一个报刊亭的小老板,被爆料出是马云的同班同学,并且是同桌,且消息已被证实。他们曾经有过一次同学聚会,这位报亭老板知道自己跟马云已经不是一个世界的人,于是聚会时选择坐在了角落默不吭声。他被采访时说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日子要过。”自己的同桌成了世界首富,还能说出这样的话,既没有去套近乎,也不提马云过去的一些事,其实很难。
几年以前看过一个讲座,讲座里提到了这样一个小故事:朱元璋年少时曾在皇觉寺出家做和尚,以乞讨为生。以至于后来做了皇帝,有一个当年同患难的师兄想借此让朱元璋给他一官半职。于是击鼓闯大殿,并且在文武百官面前,细数与朱元璋的“患难真情”。最糟糕的,是他竟然直接说出朱元璋与他有一次求施舍时,被人家的狗给撵了出来。后来这位师兄被下了狱,若不是有人求情已被处死。
虽说这与朱元璋的“只可共患难,不可共富贵”有关,但本质问题,是出在了这位师兄看人的标准永远停留在了过去。三日不见,都当刮目相看,更何况与一个人已经好几年没见,早应该抛去过去的看法,重新审视一个人,而不是活在自己记忆里的对方。
03
人想不活在对方的记忆里,一方面是对方具有不断更新自己观念的意识。另一方面,是需要自己去努力不断更新自己在他人眼里的认知。
曾听朋友小军讲过他的一个困惑。校园时代的他,一直是父母和亲戚朋友眼里的乖孩子,虽然他在大学阶段便意识到其实“太乖”是不对的,但出于某种考虑还是选择维持以前的形象。可步入社会之后每一次过年回家,小军发现亲戚朋友甚至父母,总是喜欢拿他以前的糗事当做话题,始终认为他是个长不大的孩子。无论小军在职场上有什么成就,他们似乎永远看不见小军的变化。小军始终没有挣脱出他人的固有印象,其实很大程度上归根于自己没有试着去刷新自己在他人眼里的认知。
而反观身边那些现在混得很不错的人,却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当他们面对别人的不理解,甚至恶意针对时,不逃避也不反击,而是默默继续做自己。他们不断地继续努力前行着,用行动和成就来冲击别人的认知,一次不够就十次,一天不够就一年。时间久了,别人对自己的判断也就不停在更新。
人与人之间的判断与认知,一部分是靠个人主观感受,另一部分靠对方的长期营造。所以,当我们不被别人正确看待时,要明白别人没有义务花时间去了解你,真正的问题在于自己没有更新他人眼里的自己的意识。
04
顾城在《早发的种子》里说“在别人的回忆中生活,并不是我的目的。”对于这句话,其实有着两种理解。一种是,只想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需要在乎别人的看法如何。另一种是,不想活在别人的记忆中,而是参与了别人的当下,甚至是活在了他人的未来里。
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固然是好,因为活得明白。但难免夹杂偏见,也就有了执念。而能活在他人的未来里,除了要求自己能不断有别于自己的过去,还要求能影响他人。这需要“人格”的力量,不仅仅是做自己,还能成为榜样。
你呢,是活在了他人的回忆中,还是活在了他人的未来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