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怨和唠叨是我们经常携带的具有攻击性的小武器。有人会说,抱怨、唠叨怎么会具有攻击性呢?这不都只是自己的一些碎碎念吗?
那是因为抱怨和唠叨是很微小的负面情绪,所以往往被我们所忽视。
不可否认,所有的抱怨、唠叨都是一种“我不舒服”的体验,我们在碎碎念的同时,无意识会不断强化“我很不舒服”的感受,比如,你在唠叨孩子的衣服没有穿暖和,那就是你的信念系统在强调孩子做错了,你是对的,可是孩子没有听从你的劝告而让你很无助。这是一种很微小的负面情绪,有时候马上就过去了。但是如果不了解抱怨和唠叨背后的成因,不明确抱怨和唠叨的危害性,那就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
抱怨和唠叨会助长我们的受害者心态,每次语言或者内心的唠叨都会不断的叠加我们的无助感,特别是那些屡次发生却仍旧无法改变的情境。总有一天会你觉得再也无法忍受,于是你就会采取更激烈的行为去告诉别人它所给予你的痛苦。比如加重语气、尖叫甚至骂人。冲突由此开始发生。
累积的抱怨和唠叨只会产生隔阂,其他毫无益处。被抱怨者经历长期无限制的攻击,终究有一天会反抗。反抗的手段无非是两种,一种是不予理会的沉默对抗,更加不作为也是一种反抗的模式。
另外一种就是直接正面的对抗,那就是和你吵。吵的同时,对方也会从更多的方面去否定你。然后,因为一句抱怨,牵扯出很多年前的陈年旧账,彼此加以相互攻击,然后造成无法修复的分裂。我记得王志文和江珊主演的《过把瘾》,其中剧情对这方面的描述十分的真实。这就是为什么经常因为一件小事,造成婚姻家庭的破裂,亲子关系的隔阂。但是无觉知的人都会觉得很委屈,我只不过是说说而已,难道我不舒服还不能让我说吗?那种其实就是一种受害者的心态暴露无遗。
有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家里另外一方会越来越沉默,每一次的沟通都在很不情愿的状态下进行。比如我们和孩子在学习上的沟通,其实很多时候,都是因为我们之前的抱怨和唠叨,让他对你的所有行为和语言都有了对抗的情绪。我们有时候会看见,一个滔滔不绝的老婆,和一个沉默寡言的老公;或者一个暴跳如雷的老公和一个可怜无助的老婆,这种极端对立的家庭氛围真不少见。我记得我一个同学的妈妈就是这样的状态,我经常看到他爸爸坐在门槛上抽烟,和他打招呼也很少说话。村里的人戏谑说,他爸爸的话都被他妈妈说光了。其实是因为他已经压抑的不善于表达了,也不想表达了。对于他来说,说话是一件很累人的事情。对于他来说,他的婚姻那就一场悲剧,夫妻关系也只是为了维持一个家庭的完整而已。我的同学和他的弟弟相对还好一些,在外面活蹦乱跳,到了家里也往往沉默不语。如果家里有这样一个角色的存在,往往会造就人格分裂的孩子(人格分裂的往往意味着内耗),或者说讨好型人格的孩子。因为他从小就备受压抑,而需要在某些时候获得补偿。而为了趋避厉害,从小就懂得了逢迎。
爱抱怨和唠叨的人有一个共性,往往特别执着于外部的人和事物,对外部的人和事物的接收也特别的敏锐,或者说敏感。一句话、一个眼神,都会被她们以她们所需要的模式所接收。也许明明一句毫无恶意的话,也很容易被她曲解。因为她们随时随刻要基于外部人和事物的反应来平衡自己,满足自己受害者的心理需求。她们常常会说:都是因为你....如果不怎么样…就不会这样了。她们总是在已经发生的事情,追求那种不存在的可以不受伤害的假设。也就是她们会不断的在外部的人和事物中,找到自己被伤害的借口。
爱抱怨和唠叨的人还有另外一个共性,特别善变。大家知道,只有自身不够强壮的草,才会被外在的风吹的晃来晃去。
在二元对立的世界里。一切自我感知的不舒服,都需要借助外部的力量去平复。换句话说,都是因为外部的人和事物害了我,我要去平衡它。站在有觉知的角度来理解,那都是自己让外部的人和事物来让你“不舒服”。这都是经过了你自己的允许,合谋共生的一种满足“小我”的手段。你既然施害者,也是受害者。
“小我”是什么,“小我”用埃克哈特.托利在《新世界》灵性的觉醒里的解释就是:在无觉知的集体意识层面“我是对的,他们是错的”。通俗的说:小我就是大家都在这么做的,大家都是觉得我是对的,你是错的。而且这种思维方式我们从来没有怀疑过,就这么不经意的,无意识的一直在做着。
这里我要把我最近总结出来的四种“小我的关系模式”拿出来分享:
1:【我比他好】,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总会拿自己的长处去丈量别人的短处,由此让小我得到满足和有价值感的体验。
2:【他比我好】,小我由此受到了威胁,它会尝试削减、批评、藐视甚至用怀疑道德、良知的方式来重新给小我找到平衡的体验。比如:某个人很有钱。我们会说:他的钱都是通过某些不法的手段获得的......用诋毁别人的方式,让别人的好,变成不好,得以让小我感到平衡。
3:【他和我一样不好】,一种小我的找平。我不比你差,你也不比我好。小我躺在不输不赢的舒适区放心的睡觉。(这一点很值得注意)
4:【他确实比我好】与其和对方竞争,不如借由和他攀上关系来增强自己。比如我们会因为认识某个“名人”而沾沾自喜。以这样的方式来增强自己,让小我得以满足。
抱怨和唠叨,就是第一种“我比他好”,(其他几种模式我就不做延伸,以后我会做一个新的课题,再来和大家做细致的分享)这种满足“小我”的把戏,感觉很轻微,但是对方却没有满足你的价值感。所以你感觉到被伤害,你需要表达你的被伤害,就要通过抱怨和唠叨来表达。在我们没有“觉知”的情况下,就会一直这么玩下去,玩一辈子。因为整个世界绝大部分的人都这么玩,而且也玩的不亦乐乎。
我们的无意识层面的被伤害,往往是打或者骂才是伤害,对孩子的打骂后者体罚才算是伤害,而战争和死亡则是最高级别的伤害。往往会忽略了唠叨,抱怨这种微小层面的伤害。重病急症往往获得我们的较大程度上的关注而得以拯救,但是太多的慢性疾病却往往无药可医。
我们不仅仅必须在抱怨和唠叨这样的意识层面,让觉知来获得关注,甚至在语言和肢体语言的层面都要获得更精微的关注。
你应该...你怎么这样…我觉得…这都是一些准备把自己的信念强加给别人的口头禅。以前我和顽妈在相互交流的时候,会经常使用这样的语言模式,因为我觉得自己是对的,然后告诉她,你应该怎么样怎么样。这话如果是我说的,很少会被我自己注意到这是一种居高临下,颐气指使的语气。而如果我是接收者的时候,我却很容易感觉到不舒服,因为我会觉得,你并不比高明多少啊?骨子里就有一种逆烦的情绪产生,明明那是一句很有道理的话,但是道理在情绪面前往往就失去的功效。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老是强调家庭教育的沟通过程中,情绪不好的时候,不要和孩子讲道理。NLP的语言检定模式强调了语言的背后,是某些深层次的情绪表达的需要。语言对于我们的说话者来说,也许是无意识的,但对于接收者来说,我们往往会接收到语言背后的那些情绪。如果是正向的,我们会高兴,如果是负面的,我们会防御,当然反击也是防御的一种手段。如果你不能够精微的关注到你的语言模式,那么你的语言和抱怨、唠叨一样,不恰当的语言,也会让关系恶化;恰当的语言,让关系得以改善。
这里要特别针对一点“嘴太快”“语速过快”,就都是一种无意识的值得警惕的语言表达模式。
以上罗列了一些必须值得警惕的;容易被忽略的表相上的语言或者行为模式。那么怎么来改善它呢?
这里又要提到“觉知”,无意识就是无觉知。情绪被意识牵着走就是“无觉知”。无意识的行为往往是我们受到了原生家庭和社会群体意识的驾驭:似乎我们只能在外部的人和事物里抓取能满足我们的东西。而忘了我的一切情绪,都是因为自己的信念系统对外部人和事物的对号入座或者说“认同”所引起的。心理学的那条黄金法则“谁痛苦、谁改变”。应该让我们每一次感觉不舒服的时候,随时拿来提醒自己。明白“谁痛苦,谁改变”这个根本原则的同时,我们才会去找到那些引起我们痛苦的原因所在。我的爱抱怨、爱唠叨,来自于哪里?它不过是自己和自己玩的一个把戏。这个受伤害完全是你借助了外部的人和事物来实现的。是你自己给了外部的人和事物一个伤害你的契机和理由,那才是你受伤的根本原因。为什么说:你的受伤害,是因为你需要被伤害。说起来很荒谬,可事实就是如此。
等等,(这里有一点非常值得注意)如果我们在觉知到我们的“不舒服”的同时,千万不要去试图寻找,引起这些不舒服的“外部原因”。它们其实是不舒服的肇因。因为如果那么做,你的另一个小我就会继续去辨识谁对还是谁错。就好像两个人吵架,如果去找对方原因的话,那么势必还会继续吵下来。只有当我们停下来,用觉知观照自己(而不是别人),找到是因为小我而造成不舒服的感觉,就是我上面提到的四种小我的关系模式。那么我们才会从小我中走出来,而我们的抱怨唠叨都会瞬间停止。那么我们的家庭氛围和环境才会得到根本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