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下,家里的宠物狗把孩子的画撕坏了,孩子痛哭不已;孩子练琴很久如今临近上台了,紧张得吃不好睡不好;期末考试考砸了,孩子深受打击,自信心大为受挫。
碰到上面的情况你该怎么做?
我相信这是很多家长都会遇到的问题,如何教会孩子面对困难和挫折,如何引导孩子全面客观地看待问题,考验的是家长的智慧。
在《全脑教养法》中,作者跟我们分享了“第七感”的概念,“第七感”这个词是作者在另一本著作《第七感》中提出来的,基本意思有两个:了解自己的心理和了解他人的心理,即如何正确看待自己和如何处理自己和他人的关系。
洞察自己——幸福的开始
洞察自己的内心是心理健康和幸福的开始。简单来说,一个人应该全面、客观的看待自己。
如果我们只将注意力集中在那些让我们恐惧和困扰的事情上,那么我们就会忽略那些让我们愉悦幸福的事。
作者用了心理学模型来具体解释这件事。
直觉之轮是作者提出的理论模型,位于中心的是心灵本源,是安定、镇静、接纳、平和的,而觉知之轮的外围则是我们能注意到或感受到的任何事物。
其实我们能感知到的事物有很多,可是有时候我们会着眼于其中的一两件而忽视其他,进而让自己陷入某种心理状态里出不来。
作者举了个乔治的例子,乔治的外围之轮感知到很多事情,比如为乐队独奏担心,对考试得B的恐惧,但是同样有出于喜爱而弹奏,有对放松享乐的渴望,有对的能力肯定的信心。
如果他一直着眼于觉知之轮的某些侧面,比如为乐队独奏担心,对考试得B的恐惧,那么他就会忽略了他是出于喜爱而弹奏,忽略了他对于自己学习能力的自信。
完美主义的倾向让他生活在失败的恐惧中。
乔治的母亲跟他详细讲解了觉知之轮,告诉他那些让人痛苦的部分只是他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这个时候他可以退回到自己的内心本源,他就有可能有一个更广阔的的视角,觉察更全面的自己,去感知那些让自己感到愉悦的外围部分。
觉知之轮最好的地方在于,它让孩子明白他们有能力选择关注和重视的对象,它是一个可以更全面观察觉知自己的工具。
所以等下一次孩子又一次沉浸在片面的看法里时,你可以给他画出直觉之轮,让他自己填直觉之轮的外延,就像填字游戏一样。这时候他就会努力思考,他还有哪些忽视的方面,就能从一个更广阔的视觉来看待事物。
另外我们要分辨事实和我们对这一事实的感受,也就是“感到”和“是”。这一点在张德芬的书里也有类似描述,她曾指出,真正伤害的并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们对这个事的反应。
(包括直觉之轮在张德芬的畅销书《遇见未知的自己》中也有详细的论述,以后我们会做详细的探讨。)
我们应该教会孩子“感到”和“是”的区别。比如“我现在感到孤独”和“我是孤独的”讲的不是一件事,我们要让孩子明白,某一时刻的情绪状态只是当时的感觉,并不是我们的特质。
比如,“今天的作业好难啊,不过没关系,这只是暂时的困难而已,等我学会了就不难了”和“我太笨了,家庭作业对我太难了,我永远都做不会!”两种状态久而久之会形成孩子两种截然不同的特质。
当孩子了解了自己的情绪只是暂时的,不是永久的,就能帮助他们有效管理焦虑。可是如果他们不能了解这一点,他们就容易让消极情绪蔓延,进而让自己变成这种性格的孩子。
共情他人——长久幸福的秘密
第七感的另一个方面是了解他人的心理,正确处理自己和他人的关系。在这方面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共情,这也是现在不断被谈到的能力。
一个人不会共情,他的婚姻家庭和人际交往,都容易出很多麻烦。
心理学告诉我们,在生命的早期,我们就学着运用与他人可靠的联结,来安抚内在压力,这是安全性依恋的基础。所以在很小的时候,我们会格外依赖妈妈,我们天生就会寻找安全感。
如果一个孩子在小时候没有得到这样的养育,那么他就会越来越依靠自己,他大脑中跟关系、情感有关的通路就会慢慢减少。在他成年之后,他也很难学会与别人共情,很难与别人亲密相处。
(前面的文章里,我们已经讲到,不同的体验将会塑造不同的大脑通路,当他没有这种体验的时候,他大脑中相关联的神经通路就会越来越萎缩。)
所以在孩子小时候,我们就要为他创造通向联结的人际体验。
首当其冲的就是我们的家庭,我们要有更多的亲子互动,让家庭充满幸福感,“玩耍教育”是提升孩子人际交往能力的好办法。
在与外界交往的过程中,我们要鼓励孩子多站在他人的视角来看待问题,帮助孩子理解他人立场,在发生冲突之后,要让孩子学会修复关系。
比如看到别的小朋友大哭,你可以引导孩子,问他“你觉得他为什么会哭?他现在的心里有什么感受?看到他哭,你心里是什么感觉?”
看书、看电视时,都需要引导他去关注别人情绪和感受,久而久之,他就会变成一个善于共情的宝宝,长大后他也更能收获和谐的人际关系。
对内,可以正确看待看我,处理自己的情绪;对外,可以共情别人感受,处理人际关系。这样的super baby,愿你早日培养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