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一年多前好友给我发了一个亲子教育片段的视频,她说,说实话,遇到这样的孩子,换作是她,也不知道怎么教育更好。
一直都不太敢发表评论,尽管我一直都知道视频中妈妈的教育方式很是欠妥,但碍于本人太年轻,加上学习和经历尚浅,不好发表评论。
今天再次翻出视频来看,的确能以比较理性和成熟的视角来解读视频中,关于亲子关系和家庭教育的些许问题。
事情的起因是到了饭点,妈妈让孩子关掉电视吃饭了,孩子不情愿,生气地把遥控器给扔掉了,在饭桌上妈妈一直在教育这个孩子。
”你想不想吃饭?妈妈坐在饭桌上,这样问孩子。
”我不是跟你说了,我要!“孩子哭泣着一边用纸巾擦眼泪,一边气鼓鼓地说。
”你知不知道你错在哪里了?“妈妈在一旁义正言辞地说,完全看不见孩子满腔的委屈。
”你已经知道了,干嘛还问我啊?"
”我知道啊......我惩罚你是为了教育你走正路......."妈妈从这个时候起,情绪也开始激动起来了。
“那你也不能这样子啊,欺负小孩啊......"孩子一边哭,一边在生气地控诉向坐在饭桌对面的妈妈,控诉她不那么恰当的惩罚方式,当她提及妈妈”欺负“她的字眼的时候,她的情绪最为激动。
而在接下来的孩子在与妈妈争论的过程中,这孩子也表达了对自己性格形成的困惑 和无力感:”我的性格就是这样,没法改。“
当妈妈听到这么有性格的孩子这样表达的时候,哭笑不得,但妈妈回应孩子的这番话更是让人难受,也更能反映出教育问题的核心所在。
“你的性格这样子没法改,那就不要做我的孩子!我的孩子是乖巧、听话的孩子!只做妈妈的好孩子!脾气太倔强的孩子,我不要的!你说我这样教育你不对,那别人是怎么教育孩子的,你说来参考一下!看看别人是怎么教育孩子的!别人家的孩子怎么那么乖,我家的孩子怎么坏!“
我想这位妈妈在和孩子对话的过程中。更多是在用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式在对待孩子。不断地摆事实,讲道理,却完全看不见孩子的负面情绪。不断地否定自己的孩子,否定孩子的情绪,否定孩子的性格。在妈妈的言语中,看似在教育孩子,实则上她只是在借用教育孩子,来表达她对孩子的不接纳,甚至是排斥:"脾气太倔强的孩子,我不要的!"看似在跟孩子讲道理,事实上,妈妈强硬的语气传达出来的,更多的是对孩子的不满,对孩子的失望。而更令人难过的是,这个时候,孩子的委屈,悲伤的情绪完全不被看见,在妈妈面前,她是一个因为犯错,因为性格倔强就不被接纳和原谅的小孩。
更不要说,在接下去母子理论的过程中,妈妈一如既往地强势,高高在上的家长作风,容不得孩子表达不满,这样的亲子互动模式给孩子造成多大的伤害。而孩子一直在委屈地控诉妈妈打骂自己。其实透过视频,我可以看到孩子内心在声泪俱下地呐喊:”妈妈,我知道错了,可是你打我,真的让我很生气,很难受,很委屈。你能不能不要再说了?难道我错了,就要被打吗?"
我不知道从小不被看见的孩子,内心潜藏着多大的委屈和遗弃感。而这些悲伤,恐惧,不安全感往往会内化为孩子人格中一部分,影响着孩子往后的发展。
我想,视频中的这个孩子,倔强、叛逆、不服管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妈妈在日常生活与孩子互动和相处的过程中,一贯不顾孩子感受的结果。
孩子的倔强以及在与妈妈互动的过程中,充满攻击性行为,在某程度上是妈妈强硬的教育模式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后无意识地日渐形成的创作性体现。简单来说,孩子倔强的性格是其母亲强势性格的翻版。
孩子在用叛逆宣泄对妈妈的不满的同时,内心还有创伤,难过的情绪没被安抚,而对心智幼小的孩子来说,她并不具备自行消化恐惧,悲伤等诸多负面情绪,以及自我安抚创伤的能力。
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曾说过:”爱是深深地理解和接纳。“而从小不被接纳的孩子,其实很难拥有良好的好好爱自己的能力,内心深处也会害怕自己不被接纳,这也是很多孩子都有着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和不安全的根源所在。
在日益重视情商教育的当下,依旧有很多家长不懂的如何更好的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孩子哭的时候,呵斥他不许哭,不能哭。生气的时候,不允许他生气……
真正的睿智的家长秉承的教育理念是:”爱你如是,非爱我所想!“接纳情绪激动时的孩子的倔强,叛逆,而不是要求孩子一直按照父母内心所想的那样,一直都只能做乖巧、懂事的孩子。按照妈妈或者爸爸想要的模式活着,而从未表达过自己真正想要成为的样子。
而如何更好的看见孩子的内在心理需求,并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的。今天我想先分享明代晚期著名学者吕坤提出的看法:”卑幼有过,慎其所以则让之者。对众不责,愧悔不责,暮夜不责,正饮食不责,正欢庆不责,正悲忧不责,疾病不责。“
当孩子悲伤哭泣的时候,不但没有先安抚或者等待孩子情绪安定下来就急着给孩子讲道理,要孩子认错,而在这过程中,妈妈的语气生硬地传达了不接纳孩子的信息,无疑是加重了孩子的心理负担。
所以,请不要再以这样的方式教育孩子了,这其实是对孩子的伤害。在给孩子摆事实、讲道理,要求孩子认错悔改之前,父母要做的是,学会看见孩子的情绪,感知并认同孩子孩子内在的感受,陪伴它度过悲伤,安抚她的不安和委屈,只有先做到这些,孩子才能接纳我们对他的教育。
不然的话,或许有的孩子,听过了再多道理,仍旧过不好他一生。
但愿所有的孩子,都能爱他如是的父母,给予他无条件积极关注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