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与概率这一部分,主要包括五部分内容,数据分类,数据的收集、整理与表达,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抽样与数据分析,随机事件的概率,小学阶段重在前三部分内容的学习。第一学段重在初步了解分类与分类标准的关系,会对物体、图形或数据进行分类;第二学段重在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了解简单的数据收集方法,呈现数据整理的结果,并能数据作简单分析,感受数据蕴含着信息,体会运用数据表达与交流的作用,合理应用条形统计图和平均数,解决有关简单的实际问题;第三学段重在认识折线、扇形统计图,会用统计图或百分数呈现数据,解释所表达的意义,感受简单的随机现象及其结果发生的可能性,并对可能性的大小作定性描述。
条形统计图是学生第一次正式接触统计图,是在已有的分类,数据收集、整理,统计表学习基础上的进一步学习,必然要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统计表——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的过程,感受统计表与统计图之间、单式统计图与复习统计图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变化等,为后面学习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奠定基础。
教学这一内容之前,首先要思考两个问题:如何提供真实的生活情境,让学生经历统计的全过程?如何让学生在收集、整理、表达数据中,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与数据意识?
我的思考是:先思考生活中,什么数据需要进行整理分析,依据数据分析的结果为未来的生活方向作出预判。常见的有商场老板对后期进货的数量、型号等作出的精准估测,学校对未来几周的天气情况作出的预测,学校对学生身体素质达标能力提升作出的预测,学生对自己未来考试分数作出的预测等。再从中选择学生可以自己收集并整理数据的事件,最接近学生实际的应该是学生体质达标数据,如一分钟跳绳个数,怎么做呢?可以将某个小组的1分钟跳绳个数通过统计表出示,并指出如何制定符合全班实际的运动方案?然后学生就需要对每个小组的数据进行汇总,分男女生汇总也可以。最初按小组来统计最合适,小组长整理数据填入统计表中,再展示统计表,最后将全班各个组的数据汇总到一个表中,哪个小组情况最好呢?学生在整理数据中,想到不同方法,最终完善条形统计图,读懂条形统计图,重在体会条形统计图对于估测未来事件的好处,而不是画图。
但是,当我再来看,却发现,这个问题针对性不强,且没有体现条形统计图整理数据的优越性与必要性,因此选择合适的情境,提出精准的问题尤其重要。
阅读了案例后,我发现,案例选择的情境更加贴切,她只针对了学生喜欢的图书类别这一件事,呈现统计表,学生读统计表后,师提出: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对数据进行整理?这是不同的学生整理的方法不一样,如用一个圆圈表示一个人,然后用大小不同的圈表示人数;也有用大小统一的圈来表示人数的;当然在交流与分享中,学生会发现,这样来表示直观清晰,但是感觉麻烦,对于较大的数据如21,那就需要画21个圈,浪费时间。有没有更好的呢?用一个小直条表示1个或2人或3人,那么相同长度的直条就代表相同的人数,这样画起来似乎更方便了。就这样,在孩子们的补充质疑声中,象形统计图越来越精细,最终优化形成了用直条表示数量的条形统计图。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一步步碰撞、发展,完善,学生的学习真实发生了,他们感受到数据中蕴含着信息,将数据进行整理后,可以帮助我们进行判断和推理,在创造性完成条形统计图的过程中,他们的创造力、推理意识都得到了发展,对数据的意义与价值也有了不一样的体验。第二步,他们借助于更加丰富的班级调查数据,进一步思考如何将数据放在一起,更方便呈现和读取数据,于是,两个班的数据怎么放成了讨论的焦点。学生有的分开画,有的在思考,怎样将分开的两幅图放到一起呢?于是,两个班用不同颜色的直条表示,或用不同的方式涂画都在一步步的对比与思考中呈现了出来,两个图分别放在左右的位置也渐渐地变成将相同类型的书籍放在一起比较,复式条形统计图的雏形在孩子们的创造中出现了。在老师的指导下,在统计图右上方用图例来表示不同班级的直条得到认可,统计图的规范表达更有利于数据的比较与分析,对复式条形统计图产生的必要性也在此刻得到渗透。第三步,读图,分析数据,根据数据结果进行预测和判断是关键。这也是学习统计图的核心。过去,人们读图往往是读出各部分的数据,找出最多或最少的数据,但孰不知,根据这一数据读出隐藏信息,并对事件未来的发展作出判断与决策才是学习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