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次贷危机前,在克林顿政府的“居者有其屋”的理想主义之下,美国将购房按揭贷款,大量贷给那些资信不良,甚至没有任何资信资信的购房者。
因为资信不良、甚至没有任何资信,故这一类购房人的按揭贷款风险是最大的,他们往往没有任何风险承受能力。一旦他们失去收入来源,或者持房成本增加(通常表现为按揭贷款利息增加),超过他们的收入,他们往往会被迫选择断供。
由此导致美国的次贷危机。
当然我们并不反对“居住有其屋”的政策,但是,在房地产调控方面,我们更为重要的是要看清现实。
人人生而平等,但是能力一定是有差别的。这种能力的差别,有的是先天的,比如有些人在音乐上,或者绘画上,就一定要比普通人更有天赋;而有的是后天造成的,比如生活的环境,所受的教育,以及周边人的影响等等。
这种能力上的差别,就会导致一些人生活非常富足,他们住上高楼大厦,生活锦衣玉食,而另一些人生活可能会非常贫困,甚至常常饥不果腹,能有一方遮雨之地就非常不错了。
在房地产行业,有一句说法就是,房子是卖给有钱人的。如果没钱,他连首付款都支付不起的时候,你如何叫他买一个房子?即使在你降低首付,让他勉强凑齐了首付后,他微薄的收入,又如何来支付未来二三十年的按揭还款?
因此,在承认这种人与人之间的能力差别之后,在看清这种现实之后,我们可能需要做一些调整:
首先,需要更加重视租售并举。
租售并举是一直以来实施的政策,这个政策非常好,但是比例不平衡,往往售的比例要比租的比例更高。
那么,如何来确定租售并举的比例呢?笔者认为需要用数据来说话,就是说目前到底有多少住房租赁的需求?根据这个比例,在出让的土地中,配置这个租售比例可能更合适。
让买得起房的人购买房子,让买不起房子的人租得起房子,这不是一样满足了合理的住房需求吗?
其次,我们不必太过关注高房价
我常常认为,房地产市场,首先他是一个市场,因此我们还是要尊重市场的规律,那就是供需平衡的规律,以及当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供大于求时价格下跌的规律。
我们之前对于房地产,太过关注高房价了,而且对于高房价批评声不绝于耳:
比如:高房价导致家庭负债过高等等
但是,我们知道高房价是怎么来的吗?有人说是投机炒房炒高的,还有人说是成本增加导致高房价,但是笔者更倾向于认为是供不应求时导致房价上涨的。
在一个商业社会,还有什么比供不应求更好的呢?
在笔者十多岁的时候,就一直有个疑问:如果一个人家里有很多钱,他想生五六个孩子,为什么不让他多生呢?
而现在还是一直有个疑问:如果一个人家里有很多钱,他想购买很多套房子,为什么不让他多购买呢?
最后,真正认识到房产税才是调控房价的有效手段
一个人家里有很多钱,他想购买很多套房子,让他购买好了,但是,超过人均住房面积的房子,他持有期间,就征收他的房产税,而且,这个房产税征收的数量,至少要能够填补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成本、对租赁住房的补贴,以及各种财政缺口。
笔者相信,当房产税真正发挥它的作用的时候,供需平衡、房价稳定、预期稳定、良性循环以及健康发展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