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小的时候,每当我给他讲一个道理,提一个建议,十次有七次他得表现出忽略或者阳奉阴违。后来我琢磨出了他的一个基本思路,他在刻意地避免一个状况:这事这主意这方法来自我妈,显得自己没本事。
于是我就说,中国字不是你发明的,用字堆起来的道理,拿来用,不丢人。
其实,我发现,很多公司,很多人,因为追求创新,所以,特别用力,甚至过猛,甚至为了创新而创新。
有的常用软件,比如我需要用的电子词霸词典,开发者不断地推出新版。从1.0到8.7,之类的。新的版本们,有的新功能的增加,是因为新技术的产生使之成为可能,这确实应该点赞。但是,有许多改版后的操作体验,实在是一版不如一版。是开发者一茬不如一茬呢?还是我自己审美和体验水准每况愈下了?
《简书》里写的文章,分享到微信的时候,变成了新的小程序。使用体验很差,不方便到烦人的程度。
当然,我的体验只是我的体验,所以,这样的时候,最喜欢看到的就是,对新版本的差评吐槽。有知音,痛快啊。
我悟出一个可能性,就是,那些做软件开发的孩子们,领着工资,总不能不干出点事情来吧?总得表现吧?一年半年的弄出个新版,至少可以写工作总结。
刻意地想创新,出新招,是生活中的常见现象,也是常见心理。
比如,我们表达某个自己哪里学来的观点时,可能就挺想表现出这个观点是自己想出来的,而回避说出来源。这样做未必是出于虚荣,而是因为我们太崇拜“原创”感。
比如,有的民间有志气的发明家,非要把已经发明制造出来的飞机从头研制一遍。
比如,写作的时候,非要较着劲,绞尽脑汁地构思主题,非要写出惊天地泣鬼神的”思想“,否则就感觉是没啥可写的。其实,如果不刻意追求新奇特,可以写作的内容已然遍地在开花,我们只需努力一把,让它们结出自己的硕果。
商业专栏作者尼古拉斯·科尔,5年里可以发布4000多篇文章。科尔的技巧之一是:
每当科尔进入一个新领域,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找到这个领域内最厉害的公司和个人,然后关注这些人讲了什么,在哪里讲,频率如何。研究完之后,科尔会问自己,怎么能把同样的信息讲得更好。比如,如果有人写了一篇热门文章《每个创业者在开公司之前都应该知道的10件事》,他就会写类似的内容,不过他会提供更好的案例,讲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故事,给出更有可行性的洞察。“信息的传递是一场游戏,想赢,你就要把同样的事情做得更好”。——材料取自《得到·李翔知识内参》
敢情老外也兴“洗稿”的?还是个帅哥。双重气人。
可人家写出成就来了,人家还说出道理来了。你就只好承认他的存在。
我也就不必躲闪了——就是因为听了这节对科尔的介绍,我写出的这篇新文章。
我的总结是:做事不必刻意创新。
让我们荡起双桨,在已经有水的水上划船。
搞产品策划?翻翻看,有什么你看着入法眼的好东西,琢磨一下,就这个点子,能不能好上加好?
写文章?找出一个概念,比如,时间管理,自律,信心,成长,然后,上网搜吧,选5篇,读一读,顺着这个主题,能不能写得更精彩?
把同样的事情做得更好,就是足足的一种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