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早八点多起来,先做了一份早饭,被女儿拒绝,或许不可口?于是我又做了不同风格的另一份,还是再次被女儿拒绝。这时,我心里积下了点挫败情绪,后来宽慰自己:小孩子一顿不吃也没大关系。
于是开始了一天原订计划的各个流程,女儿芃芃还帮着晾晒。小小的身影频繁往返,想着她活动活动中午正好可以多吃点。在愉快的互动中完成整理。中午喊她吃饭时也如旧像平时一样雀跃,可坐到餐桌闻了闻又跑了。
哪里不对?几次把她重新抱回餐桌,情绪也被这莫名其妙的反常一点点点燃,最后还是忍不住发了脾气。这让孩子急急向我表示说“饱”。可她明明从早上起来都没吃东西。甚至连平时喜欢的小米粥也不喝了。可能怕我又让她吃饭,过来拉着我的手委屈的仰着小脸说要“觉觉”。
午觉醒来,发现她居然状态懒懒的,偎在我身边看着动画片。这简直“太反常了”。下意识去摸额头,有点热,又不太确定,用耳温枪测量后果然38.3。
骤然涌上的内疚将我全身淹盖,上午我居然觉得她是不懂事,发了脾气。我居然没有第一时间发现她是因为不舒服才会与往常不同——不吃饭,主动要睡午觉。
平常以细心自诩的自己,居然因为情绪而没有发现问题。最近总是会在各个地方看到情商。情商是啥?百度了一下,特别感触的是里面概括的五个方面,引用下——
了解自我
自我管理
自我激励
识别他人情绪
处理人际关系
了解自我,监视情绪时刻变化,能够察觉某种情绪的出现,观察和审视自己的内心世界体验。它是情绪智商的核心。
自我管理,控制自己的情绪,使之适度的表达出来。
自我激励,能够依据活动的某种目标,调动、指挥情绪的能力。
识别他人情绪,能够敏感地感受到他人的需求和欲望,这也是实现顺利沟通的基础。
处理人际关系,调控自己与他人的情绪反应的技巧。
自从开始用断舍离来自观,慢慢的开始了解自己,却以为已经挺深刻的了,其实,仅皮毛而已!
就像不够充分了解自己一样,不能够很好的管理自己,几乎不晓得自我奖励(冲动式消费不算奖励,算发泄🤣🤣🤣),片面甚至有时因为自己情绪干扰偏激识别他人,最后都不用再说了。
没有很好的“因”就不可能有很好的“果”。
而且,当正在情绪时,特别容易自我,一切都会以我为核心为出发点去想问题和处理关系,这样得出的结论只会是——别人不够善解人意。
自己现在又容易焦虑,如果人际关系出现问题,却还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很可能就会把一个很好的关系就这么偏激的处理掉了。
当情绪只是“有”的存在,而不受控时,那它就会有可能“传染”。
一方因为被情绪左右,考虑时位置站错,做出伤害对方感受的行为,就有可能激发出对方的情绪,然后对方也可能就此陷入情绪引发的偏激中,如此,两个人的关系就会紧张。
修复的可能完全取决于其中一方或者双方冷静后且意识到。
突然发现所有看似“外在”的接触,都是“内在”的表现。如果没有一个清楚的自己,一切都是空谈。
找到自己,善于自观,懂得调控,才有可能做到——她好,我也好。
(截止目前测量女儿烧退37.4)
放心,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