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问我:你连着写了几天文章了,挣到钱了吗?写文章能变现吗?我说:没有挣到钱啊,我想简书那么多的作者可能百分之八九十都没能凭借写文章挣到钱,写作不过是一种生活方式和自我反思,也不必赋予它太多的物质意义吧。朋友说:如果没有物质意义,那你每天写个什么劲呢?挑灯熬夜的,又挣不着钱,付出和收入根本不成比例,典型的吃力不讨好,有那个时间自己看会电视、睡会觉不好吗?
想起也有人问过我:读研究生有什么用呢?升迁快吗?挣钱多吗?多读了三年的书,毕业之后也是去一个普通公司工作,挣一份勉强糊口的工资。那些大学本科毕业的学生比你早工作三年,有了三年的工作经验,已经当了你的上司,挣的也不比你少。你用三年的时间换来了什么呢?
怎么说呢?我觉得如果做什么事情都考虑金钱和物质,可能身边的很多事情都失去了做的意义。并不是因为能挣钱、有用我们才去做某个事情,而恰恰是在做这件事情的过程中,我们提升了自己,收获了成长。比如写文章,虽然不能在公众号写出十万加的爆款文章,成为著名作家,但是写文章的过程中提升了逻辑思维能力、敏感观察生活的能力,幸福感不断增强。读研究生也并不能让我们变成高富帅,迎娶白富美,甚至也不能立马实现升职加薪,但不可否认的是,三年研究生读下来,考虑问题的角度和思维方式确实提高了,视野也开阔了。
随着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无论做什么事情,我们都学会先小心翼翼地打听有没有用,能不能变现,害怕做了无用功,因此一分钟也不愿耽误、不敢浪费,生怕一步落后就会步步落后,输在起跑线上,所以我们更热衷于追求迅速变现的事物,用及时获利的满足慰藉前进的脚步,否则就会告诉自己及时止损。
比如,为了迅速获取核心知识,我们甚至懒得从头到尾地去读一本书,害怕精心阅读浪费时间而收获甚少,与其冒这个风险,不如直接购买浓缩版的解读课程,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内汲取最大的知识量,越快越好,以为这样就能遥遥领先别人,哪怕是吃别人嚼过的甘蔗渣。
还有越来越多的网络课程,教给我们如何迅速行动变现,引发了人们疯狂购买,好像自己不买几个网课,都不好意思跟别人聊天,我们渴望着随学随用,可是听了之后短时间之内依然没能让自己有太大的改变,似乎还是在原地踌躇不前,所以焦虑感越来越强,失望感越来越强。一直往前极速奔跑的我们,习惯了用“有没有用”来衡量周围的事情,用功利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一切,即使坐下来休息也是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
可是,以后的路还很长,如果一直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往前跑,会让我们有一种筋疲力尽的感觉,所以不妨让自己慢下来,看看路途中的风景,也许会看到很多意想不到的人生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