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架构力?就是从一个概念开始推导出另外一个概念,从一个线索出发,再到一个线索,进而把整件事的顺序尽可能梳理清楚的连接能力。英文对应的词叫Framework,它的含义就是包括一系列假设、概念、逻辑的知识体系,凭借这个知识体系,我们可以用来理解事实和观察事实。
通俗点理解,对于一件事情的理解是从单点的问题解释,还是有一个总体框架来解读,表现形式为能否画出一幅逻辑图示。
日本有一位特别有名的女作家,叫胜间和代,她曾经是麦肯锡公司的咨询专家。她在一本书中曾经写过:在麦肯锡,说话如果没有“架构”,就会被别人笑话,就好似家庭妇女聊闲天。而有了“架构”,就在头脑中形成了便于思考和记忆的骨架,会有精准的判断能力、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狗鼻子”一样的生意头脑。
那么,这种“狗鼻子”一样的生意头脑,它背后的架构样式究竟是什么样呢?大致来说,一般可以分成层层递进的“逻辑思考法”,以及另外一种向外扩散的“水平思考法”。
关于逻辑思考,我们大家应该都比较熟悉,比如追问5W2H、SWORT分析法、黄金思考圈 、需求层次理论等,都是属于逻辑思考。
一定程度上,检验一个人理论程度如何,就是看一个人储存了多少逻辑思维的架构。
就如我在帮一个部门在优化课程时,是按照学员的情绪来做的逻辑思考:人类有两大情绪----恐惧和愉悦,课程设计就是通过一系列的手段去激发学员的恐惧和制造学员的愉悦。其中之一的手段就是利用积分制,担心被扣分的恐惧和得到积分的愉悦都会很大程度的激发学员积极参与课程。
水平思考的概念,你也许从来没有听说过,但它对你的未来,对我们的未来,一定会非常有用。
提到水平思考法,就要提到一位非常重要的大师狄波诺。狄波诺,出生在马耳他,毕业于医学院,后来又到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和哈佛大学留学,做研究。1967年,长年在医学和心理学领域研究人类认知和思考问题的狄波诺,完成了关于水平思考的第一本专著,手稿命名为《另一种思考》。后来,这本书出版时,改名为《水平思考》(Lateral thinking)。
所谓水平思考,就是努力先不要按所谓的“合乎逻辑”的方式对问题进行回答,而且要能够不顾及对问题的回答靠不靠谱这种思路,而是让思路顺着想法往下走,看看能不能走得通。在狄波诺看来,我们一般在进行思考的时候,常常都在一种习惯思考里面,一根筋地向下走,过去的经验和逻辑习惯会紧紧抓住我们的注意力,我们很自然地就会失去对于问题的注意力。于是,很多问题一旦没有现成的逻辑答案,我们就会把问题放弃掉,认为无解。但如果进行水平思考,就会用一种跳跃、不连续的思路,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比如说,瘫痪在床的老人,能不能自己下楼呢?按照所谓经验思考和逻辑思考的思路,就是不能。因为除非有人能够把老人放在轮椅上,推他下楼,否则他自己根本无法行动。
但是,如果我们摒弃这个逻辑推理的思路,想着怎样能够让老人和床一起下楼,这就是水平思考。如果进入了水平思考的轨道,后面再用水平思考和逻辑思考相结合,就可以产生解决方案了。
我们今天已经来到跨界越来越频繁的时代,只有把水平思考和逻辑思考相结合,才有可能更适应这样一个跨界时代的逻辑。我们过去的知识和推理习惯,都是合乎逻辑的,但是,这个逻辑是过去的逻辑,是以往经验的逻辑,而不是未来的逻辑,不是跨界的逻辑。所以,要想打破过去的逻辑,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就是学会画出水平思考的架构图。
狄波诺写过一本书,英文书名叫做Lateral Thinking for
Management,翻译成中文可以叫《管理的水平思考》,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架构关系。就是当你提出一个问题之后,你要分两个阶段来进行思考:
第一个阶段是要放弃掉那些试图直接回答“行”,或者“不行”的倾向,先想一想还有没有其它可能,有没有什么创意性的方向;
第二步,再进行逻辑思考,看看有没有按照先前的逻辑思考方式,或者是经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