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参考自《隐藏的论语》。
解读是个人暂时的浅见。
这一节是讲仁的一个应用是对待他人,下一节是讲做好自己,这样综合起来就完整了。
12.10
【原文】
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徒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祗(zhī)以异。’”
【译文】
子张问怎样提升道德修养、怎样辨别迷惑。孔子说:“力主忠信,使自己的言行合于义,这就是崇德。爱他时恨不得叫他永生,恨他时又恨不得叫他即死,既要他生、又要他死,这就是迷惑。如同《诗经》中说的:‘若不是嫌贫爱富,那便是喜新厌旧。’”
【解读】
说到仁的应用,很主要的一个就是如何对待他人。这里孔子说崇德的表现也就是忠信,还有辨惑也就是要能够正常的对待他人。
12.11
【原文】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译文】
齐景公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孔子说:“君主的要有君主的样子,臣子的要有臣子的样子,父亲的要有父亲的样子,儿子的要有儿子的样子。”齐景公说:“讲得好呀!如果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即使粮食再多,我能吃得着吗?”
【解读】
那这里就是说,为人相处的过程中,不同的关系是有不同的礼数的,所以要用合适的行为态度对待相应的人。
12.12
【原文】
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子路无宿诺。
【译文】
孔子说:“只凭单方面的供词就可以断案的,大概只有仲由吧。”子路承诺过的事,一定会做到。
【解读】子由的这个特点就是守信。
12.13
【原文】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译文】
孔子说:“审理案件,我和别人是一样的。要说有所不同,就是我希望使社会和平稳定,没有案件发生吧。”
【解读】
孔子的这个特点就是爱人,对他人具有仁爱之心。
12.14
【原文】
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译文】
子张问怎样治理政务。孔子说:“对所担当职位不生懈怠,办事认真尽责。”
【解读】
这个就是对事尽心尽力。
12.15
【原文】
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译文】广泛学习文章,并用礼数约束自己,这样就可以少犯错误了。
【解读】对他人要有礼数。
12.16
【原文】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译文】
孔子说:“君子成全别人的美德,不成全别人的恶习。小人则刚好相反。”
【解读】
这里还是在讲对待他人,要有成人之美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