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的现实--来自海王星的迷幻或者人为的偏见。
街头来来往往的人群里,三教九流,民生百态。
可是回到剧本中,但凡写的是都市爱情,许多底层的群体总会被摒弃在外,似乎和都市有关的故事里就只能有写字楼跑车、时装和高级餐厅,故事里的人群似乎就不能跟柴米油盐、菜市场、烟火气关联。
阶级莫名其妙的在脑海中固化。
那么现实中的生活呢?
餐馆服务员、工人、清洁工、保安、保姆、保洁。。他们就没有自己的爱恨情仇么?
他们在这个都市里不可替代,却又总是被创作者莫名其妙的忽略。好像都市剧里只要牵扯到他们的和他们的生活,就会失去现代化的都市感。
我时常很困扰,究竟什么才是时代的旋律
为什么一旦是都市题材为背景的故事,笔下人物就要失去“生活”的资格,就一定要是假想出来的“都市感”?
那么究竟什么是都市感?
我很努力的想要去表达一点什么,却不知道该从何说起。
从编剧成为职业开始,总有人嘲弄我说:用感觉去写戏是错误的,去感受笔下人物的温度是错误的,让笔下人物拥有柴米油盐的烟火气也是错误的。
想起大学时候刚入学,老师让我们写小品,我才忽然意识到,我离开三维立体世界已经如此久远。
十四岁开始创作小说,一个字一个字的写在笔记本上 构想出一个个与现实完全无关的故事,充斥着玄幻、灵异的各种异世界的故事。
进入戏剧学院那天,戏剧把我从二次元的世界硬生生拽了出来。
我不知所措迷迷瞪瞪,努力的的让自己的脑子回到现实世界,感受着现实世界里的温度。
时光在我这里似乎停滞的 过去未来时常交错在一起,分不清前后左右/
而今,渐渐意识到自己的存在-我在这里,我是独立的。
那些曾经总是忽略过去的烟火气也渐渐清晰起来。
那些被我过滤太久的柴米油盐,渐渐出现在我的面前。
写下这些文字的初衷,是因为十三邀的许知远。先前看过他对马东的采访,在我看来,许知远的存在是有趣的,甚至是震撼的。我不知道可以有人如此忠实于自己的内心感受,并可以被允许这样去表达。
面对世界,许知远有着自己的个人偏见,并坦坦荡荡的将这些偏见通过一档栏目、通过这些被采访的对象、以对话的方式说出来。
“说”的方式是克制的,带着极大的克制。可是每一句话都是他的真切感受。甚至以这种带着克制的真实表达让被采访的对象渐渐说出心底最真实的观点和想法。
某种意义上来说,许知远的偏见是一把锋利的刀,让试图想要有所藏匿的来访者无处遁形。
这两日朋友圈几乎都在刷文声讨许知远,内容我也不想再赘述。
一下子许知远成为风口浪尖最值得被鄙视的知识分子 腐朽 直男癌 无耻 下作 卑劣 。。
于是我特意找出他和俞飞鸿的这期访谈 我想自己去分辨。
然而,似乎并没有文章解读的那么猥琐。
虽然依旧可以看到男权社会 女人和男人的区别,女人和男人的较量。
甚至那篇声讨许知远的文章,本身就是女人和男人的较量。
许知远是一个会带着浓厚偏见和成见的人,于是才有了这样一档栏目。
对我而言,透过他的成见去窥探这个世界,也是颇有趣味的一件事。
我抽身出来,看到许知远,看到俞飞鸿,看到自己。
在我眼中,许知远和俞飞鸿的共同点就是:无论世界怎样,我就是我,我说出去的话就代表了自己,代表了自己的思想。无论对面站着谁,我依旧是我。
在此,我并不想去评判声讨许知远的作者,也不想去评判愤慨转发文章的人们。
毕竟语言是一把刀。
毕竟生命是有限的,无意义的争执和辩论对我来说确实就是浪费时间。
毕竟我们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的权利。
或许土星在我三宫所带来的堵塞 并不只是简单的关于“表达和阅读障碍”困惑,而是怎么去面对内心的真情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