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慕容赫月
总感觉读书不过脑子,只靠日积月累时间的、潜移默化影响收效甚微。
怎样读书不会觉得这书我没白读,这钱我没有白花呢?之前自己觉得,只要我多读几遍,我就可以大概把一本书掌握了吧。后来发现,这个理论只适合于课本。
我们常读的书有好多本,自己也会慢慢的买书,一本书多次翻看,或时时翻看,感觉不太现实。那么怎样能够让自己读的书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内在的那种,为自己所用呢?
大岩俊之的《实用性阅读指南》给了我们一个建议,或是一份答案吧。作者在书中讲的主要是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教我们怎么读书,第二个则是告诉我们怎样更好的掌握书中的知识,第三个方面则是讲述如何用书,将知识内化。
作者大岩俊之,是位发现了“成功人士皆为读书家”的观点并尝试一年间阅读300本以上的书的人。学习了n多种速读的方法,并发现了谁都能掌握的读书法。所以在这本书中我们要汲取其精华,学习他的方法,当然最重要的是用于实践,要不然都是废的。
1. 如何读书
读书之前,拿到书的那一刻我们就要明白自己阅读这本书的目的是什么。想要从这本书中得到什么,然后就活力全开的去阅读吧!
在《实用性阅读指南》一书中作者建议我们一定要把后记的阅读与序言和目录通通放在前面。因为从这一部分中,我们可以比较全面的了解作者书中要讲的内容和作者在写书的目的和出书的趣事。
书中的内容很多,但是真正对自己有用的,或者说是精华部分,也是符合“二八定律”的。最最精华的部分,才是我们应该认认真真阅读的,其他部分可以选择略读或是浏览。
输入了再输出,自己吸收。输出的方式很多,可以把自己的收获讲给别人听,当然这个有个前提就是需要有人听,不可时时满足。还有一点就是我们可以画思维导图。
关于思维导图,我个人觉得自己拿笔画的比用软件画的记忆的印象更深刻。《日常生活中的思维导图》这本书在这里我想推荐给大家,书中有很多的案例,我在刚开始的时候都是跟着画的,算是模仿吧。
还有一个小小的建议,就是画思维导图的时候笔的色彩多一些,这样看着就很舒服,也喜欢多看。
作者在书中还讲到一个我现在刚刚开始使用的方法:并列读书。在不同的时间、空间读不同的书,这样一天下来读了很多种类,自己不会因为只读一本书而感到枯燥。
2. 把重要的记在心里
书有用的关键应该是自己用了吧!
挑出书中的关键内容,熟读、消化。必要的时候可以进行记忆。就像我们小时候读书一样,那些古诗,当年的背的时候好不能理解其道理,随着自己知识的积累,理解力的提升,那些古诗总会在我们不经意之间冒出来……
我们已经和TA融合了呢。
书中还给出了一个很棒的建议,那就是首字记忆法:SMART。
具体一点来说就是:目标要具体,具体到要读哪一本书;结果可预见,读完后会有什么收获;目标可达到,读这本书后想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读书的内容是有用的,现实的;给自己设下时间限制,拒绝拖沓。
3. 把书中的内容用于实践
为何读书,或是消遣就是为了打发时间,大多数时候我们是在寻找答案,把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事业助力。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我们开始做某一件事情之前,如果说做到面面俱到难度有些大的话,那总得事先做一些准备吧。
首先要确定做什么,多会儿开始,怎么做。确定这些之后,为自己找一个目标,自己选的那个领域的。想想自己和人家差些什么,准备怎么缩小这个差距,用多长时间缩小差距。
找到差距之后,就找自己的合作者,一定要擦亮眼睛,这个人的人品一定要放在第一位考虑。
找地段,古人不是有云:天时地利人和嘛!“酒香不怕巷子深”这个观点在今天已经不完全适用了,恐怕路费都不够的吧!
别低估时间的价值,人生才有多少载呀,如果自己在某一个方面就是做不通,那就痛快一点放弃,不要老想着坚持就是胜利✌!
既然决定了要做,“大事化小”,定下一个个小目标,一步步的去完成。
大岩俊之的《实用性阅读指南》一书中,前两个大的部分是阅读指南,后一部分则是作者讲述的一些自己的创业是的一些做法。最后的一部分则是对图书的推荐,针对各个方面的。
我在这里也想推荐基本关于阅读的书:《沟通圣经》其中有一章是讲如何提高阅读速度的;《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作者讲了如何选书和做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