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返程的路上,“因为”没有注意到路上的一个坑和一个石头,被坐在副驾驶的爸爸用不好的态度说了几句。之所以会给因为加双引号,是因为这些不是不好态度的因,真正的因是他原本计划今天不回来过几天顺路去参加同学庆典,最后因为妈妈担心我开车不安全不得不提前回来。回到家后,又“因为”吃不吃午饭的问题,我摔门进了卧室,而摔门真正的因是:路上受到的语气不好的教训和不满妈妈的说话方式。最后的结果就是妈妈自己做了午饭(含着一肚子委屈和无奈)。一个因(两人不到位的沟通),最后导致了一个看似毫无关联的果(三个人都心有不满和委屈)。
人往往会把上一件事、上一个人的气撒在下一件事、下一个人身上,因为当时选择了“宽容”,后来自己心里有过不去;或者是当时没有想好反击的话,事后再回击显得自己小气;再或者想让发起者自己心领神会……总之,当时的不满和怨气看似没有了,其实只是暂时被压着,等着下一个事件便一触即发。这样上个事件的“受害者”,成功转换成下个事件的“施害者”,并继续传递下去……直到一个终止者——心大得不在乎任何人发无名火的人(我怀疑真的有这样的人吗,一个陌生人的一次粗鲁行为就能激起怒火,身边人不管是无心还是有心之过难道不会引发情绪上的波澜吗),或者是看透了坏情绪传播的模式(人性?)的人……总之,有因就有果,不要指望一个人犯下了“错”(过)却没有任何影响。
进一步联想,无心之“过”到底算不算过?一个人应不应该为自己的无心之过负责?“过”与“不过”评判的标准是什么?也许一句话对不同的人说效果完全不同,“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在保有自己真实的基础上,对不同的人,是不是应该有不同的沟通方式(这还算真实吗?)?如果非恶意地引起了对方的不满,是发起动作、对话的人语言组织出了问题,还是接受者的理解出了问题呢?这个问题难以公平评判,更何况根本就没有绝对的对错。这样想来,直接并准确表达自己想法是最(?)大的美德,生活中真正有这种美德的人却少之又少。有想法不表达、词不达意都会造成沟通的错位,而无效甚至起反作用的沟通既浪费时间,又不能起到解决问题的作用,最终的结果就是一方放弃沟通,没有被解决掉的问题只能等待下一个“合适”的时机再跳出来。然而,最合适的时机永远只有当下,没有解决的问题不会凭空消失,只会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正是因为少有人能把准确的理解力和表达力兼而有之,才会有世界上各种各样的问题吧。那么是否可以把修炼这两种能力作为自己的目标,在误解中修炼自己。在问题出现的当下用准确的表达力和理解力沟通解决问题,不让雪球越滚越大直至失去对它的控制。
除非你真的“放下”,否则情绪(能量)仍会传递。这句话放在任何情境中都适用,只有真正的放下、归零,才能轻快、真实地感受每一个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