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你们知道有一个歇(xiē)后语叫做“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吗?
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这个姜太公的故事。
故事的主角,叫做姜子牙。
他生活在商朝末年,一开始是帮商纣王做事的一个小官员。
因为不愿意跟随商纣王做坏事,又听说周国的国君姬昌是一位非常有德行的君主,所以他就辞去了官职,跑到了周国的地盘上,每天都在河边钓鱼。
可是他钓鱼的方法跟别人不一样,用的是直上直下的鱼钩,鱼钩上也不放鱼饵。
旁边其他那些钓鱼的人都嘲笑他说:“你这个样子是钓不起来鱼的。”
姜子牙也不生气,每次都笑着跟人家说:“没关系,我相信总有愿意上钩的鱼会来找我的。”
其他人都觉得姜子牙是个怪人。
渐渐地,他的名声传到了姬昌的耳朵里,引起了姬昌的好奇。
于是,姬昌借着打猎的机会,来到了河边,见到了姜子牙。
姬昌跟姜子牙交谈过之后,非常高兴,认为他就是能够让周国强大起来的人,便对他说:“我的太公曾经说过,会有圣人来到周国,周国将要兴旺起来,你就是他盼望的圣人吧。”
所以,他就称呼姜子牙为“太公望”,就是太公盼望着的人的意思。
姜子牙给姬昌出了很多好主意,帮助他获取了其他诸侯和老百姓的支持。
除此之外,姜子牙还是一位非常厉害的军事家。
在周文王姬昌去世之后,周武王出兵讨伐(fá)商纣王,姜子牙作为军师,立下了很大的功劳。
最终在牧野之战中彻底击败了商纣王。
这一战中,姜子牙带领的军队只有四万多人,而商纣王的军队有十七万人。
面对着远远多于自己的敌人,姜子牙一点儿都没有害怕,他率领着三百辆战车一下子冲进了对方的阵营。
商纣王的军队都是步兵,面对着战车的冲锋,完全没有办法阻挡。
而姜子牙一边作战,一边让人宣读纣王做过的坏事,这样,商纣王的士兵都不想继续打仗了,纷纷放下了武器,逃跑了。
就这样,只过了一个上午的时间,这一场以弱胜强的战斗就结束了。
纣王见到大势已去,便跑回了自己的宫殿,点燃了一把火,将宫殿和自己一起烧掉了。
周王朝建立以后,把姜子牙封为了诸侯国齐国的君主,大概就是在今天山东省北部的地方。
姜子牙后来写了一本兵书,叫做《六韬(tāo)》,后来的军事家们很多都从这本书里面汲取了养分。
现在我们还用“文韬武略”这个词,来形容文武双全、聪明、特别有本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