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毛姆的《人生的枷锁》,探究毛姆涉及的人生枷锁。至少枷锁之一必定是宗教信仰。之前已写过一篇关于宗教枷锁这个话题。当抛开宗教这个话题深度分析,这个浸润宗教的成长氛围却是他的大伯一手打造。所以换个角度说,毛姆挣脱的是亲情的羁绊。
菲利普自幼双亲亡故,由当教区牧师的伯父威廉抚养。伯父是神职人员,就培养菲利普去教会学校读书,希望他长大后成为专职侍奉上帝的人。
其间,菲利普对保姆颇有好感,想去她家玩,但遭到伯父拒绝,因为宗教信仰不同。菲利普被关在房间独自背诵祷告词时,不由偷偷哭泣。
可是最终他挣扎了这个枷锁,因为切身体会到宗教的虚伪,从此也挣脱了亲情这个人生枷锁。
当我阅读毛姆这本书时,刚好看到笔友小新的一篇文章,描述她母亲的心结。
小新的母亲从小就被送给亲戚做女儿,这样的事在当时很多,那时很多人家都是六七个子女,养不过来,就抱给别人做孩子。
只是多年后对于想寻回母爱的女儿,外婆冷漠的态度,让女儿深深受伤。之后怨恨、矛盾、后悔,一生难以解开的心结,伴随小新母亲一辈子,甚至让后辈的交往处于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况。
大凡在传统中国习俗中长大的人,亲情之间的关系,是我们人生之初最早体验的复杂人性,一生都剪不断、理还乱。
幸福的家庭,亲情是一生的依恋。不幸的家庭,亲情则是一生难以挣扎的羁绊。
朋友小夏,问她为何想移居国外,原因竟是为了逃避婆婆。不要单纯地认为是儿媳的问题,连小夏的老公都说,别看我这么好的脾气,与母亲说上三句话,我就火冒三丈。一个太强势、太自我、太有占有欲的母亲,换了谁都会难以消受。
新近朋友小张回国,满载精心挑选的礼物回老家看父母。没几天,就发来微信抱怨,说父母干涉他的种种决定,还有亲戚间的人情往来,让他不胜其烦。小张说真不想再回国了,只是又怕背负不孝之名。
还有个朋友,自小父母离异,并遭遗弃。2岁的姑娘被农村好心夫妇收养。姑娘天资聪颖,读书极好,待要考大学才在16岁时找到亲生父母有了自己的身份证。之后上大学工作,发展不错,挣钱不少。姑娘一直试图想挽回亲生父母的关系,虽然他们已各自成家。但发现亲生父母除了找她要钱帮扶她同母异父,或同父异母的兄弟姐妹,并无多少愧疚牵挂,让她无比伤心绝望。最终姑娘决定善待养父养母,让心儿在非亲的两位善良老人那里找到归宿。
亲情,远离它时,满满的温馨;待真正走近时,却又在无奈与失望中挣扎。
亲情,也许是很多人一生都难以挣脱的人生枷锁。
今天正好邀了前房东,一位84岁的德国老太太上家来坐坐。聊到其孩子的事,她有三个孩子,两个在加拿大均已成家添了孙辈。而老大57岁了,现在泰国教英语,未婚。
问她啥想法,是否会着急与干涉?
老太太说,为什么要干涉?这是孩子的选择。
我又问,你都84岁 ,一个人住老年公寓,是否要考虑与孩子们同住?又提到,中国的老人多是与子女同住。
老太太说,可以去子女家小住几天,但一定要回到自己家中才自在,绝对不想在子女家长住。
老太太同我拥抱告别,说还要去拜访一位朋友,就开车离开。84岁的老太太仍然自驾车出行,不由不佩服!
对比一下,在国外,亲人之间相对独立,适当关照,亲疏有度,各自安好!
而在国内,亲人之间,太多纠缠不清。或者爱得过度,强势管束,用自我的价值观干涉或绑架他人,凭添无尽烦恼;或者太过功利太过淡漠,毫无亲情挂念,让人心寒。
但想,若作为朋友,有选择的自由。同频同乐,合则聚,不合即分。而亲情,血浓于水,总有牵绕在心头。亲戚家人之间,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上一代人恩恩怨怨,下一辈也几多纠缠。
我同笔友小新探讨关于亲情的话题。经过多年修炼,我领悟几点:
1)首先要经营好自己的人生。不要说世态炎凉太过消极。但想,如今你过得好,就有人粘着你甚至想分一杯羹,倘若过得落泊潦倒,又有几人会真正怜你疼你?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利济天下,同样适用亲情关系的处理。
2)学会“以德报怨”。因为恨一个人,会让自己太累。学会化解,用爱救赎自我,达成和解,也许是心灵自由的唯一之路。
欧文亚隆说得极好:
“作为一个人,都必须面对这样一些事实并与之达成和解:我们最终会死亡,我们在宇宙中感到孤独,我们在生活中寻找意义,觉察自由,为自己的生活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