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说了制度、流程、价值观这些方法来带领团队。说完了这些刚性的规则,现在,我们来说说柔性的管理维度,这就是文化。
和价值观有点像,团队文化也是看不见、摸不着,但又时时刻刻影响着每个员工最微观的行为表现。
举个例子,有个客户跟我说了一个困惑。他说,他们公司有一条制度:晚上加班,公司可以报打车费,第二天还可以按1:1的时间调休。这时候,就会有员工利用这个制度,下班后也不走,再磨蹭两小时。等蹭完打车费,第二天早上还能迟两小时到公司。
问题是他们是服务型乙方,客户九点就上班了,找他们的时候,总是找不到人。
你可能会说,这是他们公司的制度设计有问题。的确,他们需要弥补制度上的漏洞。比如,控制管理者批加班的额度,加班凑齐4小时以上才能调休等等。但即使是这样,制度也永远不可能做到100%完美。
这个时候,在制度上面再花功夫,也解决不了问题。同时,这些问题又没有上升到价值观的高度,你动不动就拿价值观压人,似乎也有点小题大做。所以这个时候,文化建设,就显得特别重要了。
我给你一个团队战斗力的公式:团队战斗力=彼此信任度x目标一致性x斗志
团队的战斗力,其实无外乎来自三个方面:
- 因为是团队合作,所以彼此要信任;
- 而且大家要力往一处使,所以目标方向要一致;
- 最后,团队要有斗志。
那么,怎样能够增加团队的信任度、目标感和斗志呢?
今天,我教你用三种团建的方式,来做文化建设。他们分别是:朋友的团建、队友的团建和战友的团建。
很多人觉得,团建不就是公费吃吃喝喝嘛,甚至再来一些户外活动,出去一起玩一玩。其实不是的,不同的团建解决的是不同维度的问题。
1、朋友的团建
我先来说第一种,“朋友的团建”。
我把“团队战斗力自测清单”附在下方,一共有9道题,你可以测试一下。
如果你的前3道题,平均得分低于3分,那么你要小心了。你的团队,现在还是处于公事公办的状态,团队成员之间并没有任何感情连接。
我曾经给一家,外界看起来非常风光的科技企业的事业部做管理辅导。当时他们团队就是这种状态,大家彼此不熟悉,就像齿轮之间少了润滑剂,经常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争吵。下属都要离职了,管理者往往是最后一个才知道。
大家要想干到一起,首先要能够玩到一起。这时候,你要用“朋友的团建”,来解决这类问题。
至于是吃饭,还是旅游?这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活动能不能增进彼此的认识,把散落的一个个员工黏在一起。最好的办法,是从一个大部分成员都感兴趣的活动入手。
我自己创业的时候,就遇到过这样的困局。
我当时,第一次管理以程序员为主的技术团队。他们普遍年龄小我十岁,我对他们确实不够熟悉,感觉和他们没什么共同语言。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和他们聊起足球特别有共鸣。于是,我就给大家租好场地,买好队服,组织足球队活动,每周五的六点到八点,踢一场球。
这件事我坚持了三年,有一天我粗略算了一下,球队成员的离职率,比平均水平低了接近一半。
更重要的是,很多人跟我成为了无话不说的朋友,大家遇到职场上的困惑,也愿意拿出来说了。
除了这种日常的关系提升,我还特别推荐一种叫作“人生地图”的工具。它可以快速呈现和了解彼此的过往,让团队关系迅速升温。
我会带下属到一个安静的场所,大家围坐一圈,然后我会开宗明义地告诉大家:今天我们来做一个分享“人生地图”的游戏,帮助彼此之间增进了解。
请每一位同事,在一张横着的A4纸上,沿着对折线,画一条横轴,从左到右代表从过去到现在的时间,然后把自己经历过的最重要的五件事情,按时间顺序写进去。带给自己开心、幸福的事,就在横轴上方;让自己遗憾、难过的事,就放在横轴下方。离横轴越远,就代表这种情感越强烈。
每个人的分享时间大约在15分钟,所以如果是个十来人的小团队,你差不多要花三个小时的时间。多准备些零食,让大家边吃边聊,放松紧张的情绪。
通过这样两到三个小时的长谈,能够非常好的化解团队成员之间的误解和敌意。同时,能够让下属意识到,他们的上级首先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然后才是他们的领导。
在未来的工作中,大家之间的化学反应,比起上班就是公事公办的状态,是完全不一样的。
我曾经有一位非常尊敬的老板,就带我们做过这个游戏。
以前我们总觉得她太过认真了。怎么这么严格,为什么老是针对我们的工作,吹毛求疵?团队的气氛,一度是比较紧绷的。
但在这次分享中,她第一次和我们说起了,她曾经经历过的一次生离死别。她之所以现在这么认真,甚至有点较真,是因为她非常庆幸自己从灾难中幸存下来。所以,她发誓要珍惜余下所有的时光,不能对事情马马虎虎,糊弄过去。
你看,是不是一下子,就让整个团队理解了她对工作的态度,化解了彼此之间的误解?
2、队友的团建
说完了“朋友的团建”,第二个来说“队友的团建”。
如果在刚才的测试里,你中间3道题的得分平均分低于3分。那么这时候,你就需要“队友的团建”了。
“队友”最大的特征就是,团队要有明确的使命、愿景。
之所以会出现上面的情况,那是因为团队成员对于自己工作的意义没有感知。大家只是重复手头的工作,上一份工而已,没有把职业当作事业。
作为管理者,你要做的,是把你们工作的意义提炼出来,并且不断宣讲、触达。
使命愿景听起来很大,我建议你组织一次团队的讨论,拉齐大家对这两件事的认知。
- “使命”是利他的,你需要找到你团队的服务对象,提炼出你为他们创造了什么价值?
- “愿景”是利己的,你的团队持续解决这些问题之后,会变成一支怎样的团队?
比如,还是我之前提到的那支科技团队,他们为企业的数据安全提供技术支持。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但是,管理者们从来没有和团队沟通过。大家就感觉每天就是加不完的班,干不完的活。
于是,我作为管理顾问,帮他们组织了一次工作坊,把大伙召集在一起,探索使命、愿景和目标。
首先是使命,管理者向团队展示了一家家企业数据中心落成的图片,还请几个客户录了视频,向员工表达了自己的谢意。
有个客户说到,自己公司曾经遇到过一次严重的数据安全事件,当时感觉真的要倾家荡产了。生死存亡之际,是你们公司的产品救了我们的公司。
员工们这时候才意识到,原来我们帮助企业解决了这么复杂的数据安全问题,我们真的为社会创造了价值,一下子觉得工作有意义多了。
我还提出了一个“做企业数据安全领域的三峡大坝”这样一个使命主张,即形象,又霸气,获得了大家的一致认同。
然后团队们一起探讨了:这个团队,做到怎样才算成功?大家第一次在一起畅想未来。管理者提出,我们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只是第三名,希望用三年的时间,成为这个领域的第一名企业。
这个愿景,团队成员也是第一次了解到,原来自己的公司这么厉害,原来自己有机会成为业内第一的企业成员。这对自己的职业生涯,那肯定是极大的加分。
工作坊虽然花了大家一整天的时间,但团队成员回去之后,精神状态明显获得改善。
3、战友的团建
最后,我来说一下“战友的团建”。
这个“自测清单”的最后三道题,如果你团队平均得分少于3分,说明很多员工出现了工作疲劳,他们感觉日复一日。那么,你就要做“战友的团建”了。
我和你分享了在发力期怎么带团队打大仗。到了规范期,你要把团队,从队友打造成患难与共的战友,还是离不开打大仗,因为你需要一场场胜利,让团队有新鲜感和成就感。
怎么打大仗,我就不重复了。我想强调的是,作为中层管理者,你要学会定义胜利,营造团队打胜仗的状态。
如果只是把“成为第一”当作胜利的标志,在现实中是非常难的。即使是像女排这样的冠军球队,也不可能次次夺冠。但我非常欣赏郎平教练对于女排精神的诠释,她说,“女排的精神不只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明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
对于团队管理来说,也是这样。
大环境不好的情况下,很多团队会面临增长乏力、经营亏损的挑战;在使命愿景实现的路上,磕磕绊绊再常见不过了。很多下属,就在这个时候掉队了,非常可惜。
比如说,竞争对手负增长10个点,我们负增长5个点;去年我们团队亏损100万,今年亏损10万,这些算不算胜利?同样也算。但是,这些需要你,作为管理者去定义胜利,让大家从不同角度看问题,把士气提起来。
我有幸跟过一位这样的上级,我们当时曾经砍掉了一条老产品线。从公司的角度来说,这条线不赚钱,也不是战略方向,砍掉是必然的。但是我们这个团队,接近一半的业务都来自这条线,业绩一下子就等于被腰斩了。
我的上级第一时间就告诉大家,他会怎么评价团队今年的成功:
- 1.所有数据中,把老品基数扣掉,让大家轻装上阵。
- 2.在考核中,打粮草的结果KPI占比下降,比如销售额权重;增肥力的过程KPI占比上升,比如覆盖客户数、转化率等等,鼓励我们做好基本功。
而且,每当我们取得了突破,那位上级就会写一封热情洋溢的邮件,抄送其它兄弟部门。
除了表扬我们的努力,他还会提到我们团队现在遇到的转型困难,需要什么样的帮助等等。
虽然每次公司级别的业绩排名,我们都是垫底。但是,团队的士气,却比以前顺风顺水的时候还要高涨。因为大家目标明确,而且特别有成就感,这就是重新定义胜利的重要性。
在制度之外,你要做好文化建设,根据团队的情况,把“朋友的团建”、“队友的团建”,以及“战友的团队”做到位,让你的团队拥有真正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你经历过最有价值的一次团建是什么样的?你为什么认为这次团建有价值?
<<<得到·汤君健·给中层的管理课30讲 学习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