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珠江的源头,早在元代就有地理学者溯源过,也作定论发源于云南曲靖境内的“炎方山(今马雄山)”。如《元史~地理志》引用元代沾益州官王惠上谏之文载述:"沾益州据(居)南北盘江之间"。明代初、中期,有地理学者也探源过,虽指出在曲靖地域内,但地点坐标不准确!也不科学!并草率地载于《大明一统志》。后来明末地理学家、文学家徐霞客不畏艰辛,跋山涉水对珠江之源作进一步堪定,对《大明一统志》之述进行了纠正,指出:珠江发源于云南曲靖“炎方山”!后来,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经过水利水电部珠江水利委员会科学的、系统的多次堪研,与徐霞客的堪定一致,于一九八五年八月十六日,正式立《珠江源碑记》。明确了珠江发源于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县炎方乡境内的“马雄山”。
“马雄山”属乌蒙山脉,海拔2444米,是祖国三大江唯一驾车能达主峰的源头,其山“温和而不险”,不像其它名山登它时存在危险性,这是珠江源马雄山的灵性之处,同时也展示出乌蒙山的包容情怀!
然而“马雄山”山名,明代及明代之前不叫此名,叫“炎方山”,蜀汉之前又叫“龙华山”!
明末《徐霞客云南游记》中述:“然则一山而东出为南盘,西出为北盘,惟此山及炎方足以当之”。又在《盘江考》中述:“又横亘而北,始东汇炎方之水,又北始转度沾益(今宣威)之南坞焉”。
“惟此山及炎方”,不应理解为“炎方境内的山”,这词语应当就是指“炎方山”。
“汇炎方之水”,即指“汇炎方山流来之水”。若说汇炎方驿流来之水是不对的,实际上炎方驿周边方圆几公里的水流走向是朝北流的。故此,说炎方驿之地流来的水是没理据的。
我为什么说珠江源“马雄山”之前叫“炎方山”呢?还有一史料可证明,那就是明代万历初期云南巡抚邹应龙主撰的《万历云南通志》,其书中述:“沾益州南70里有炎方山”。这个沾益州说的就是今天的宣威。虽然相距里数不止70里,但综合叙述古沾益州的方位及其它山川,是吻合的。可能是编撰者失误或没实地勘测造成的,不足为奇。
元代沾益州官王惠文述:“沾益州南十里有一山耸矗,是炎方山也,拥有此地,即掌控南中也”。
品 “炎方”一词,在文献当中,最早出现在唐代诗人李白的诗句中。其诗《古风》中云:“渡泸及五月,将赴云南征。怯卒非战士,炎方难远行。”,这个“炎方”一词,有的说意思是“炎热的地方”。笔者觉得有点牵强!
吾偶得史料,“炎方”一词又推渊甚远,其料说,诸葛亮称司马长卿开南中,定五尺道旁名曰“龙华山”为路标,此山乃进入南中道平畅之途之冠,吾改此山为“炎方山”,务识南中之事信矣,以便烽火传之……
炎方山,诸葛亮这么命名,有他的玄学之道,这里就不探其玄。也有史料载,炎方山南30里有平南(有作平蛮)县,司马相如与卓文君驻此,以琴声德化南中,凿有一石棺,殓一南中长老,立有一石碑。此后,南中遗有仙男仙女仁慈之传说。蜀汉时,诸葛亮驻此。时称其地为“平蛮县”,“县”称道,后“平蛮”之称有贬,作“平南县”。
这个“平南县”大概就是今天沾益县的花山西部。
那么如今沾益这个炎方村的地名是怎么来的呢?历史的真相告诉你:“炎方”村这一地名,是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命名的。朱元璋秉政的洪武24年,当时在云南主政的张布政(相当于今天的省长),为了方便管理地方事务而向老朱提议命名的。为啥叫“炎方”?
因为,今天的马雄山在明代以前不叫马雄山,叫“炎方山”,朱元璋采用此山名代替㷓(z ong三声)都堡(也叫㷓都驿)。再提醒一下,老沾益州是今天的宣威!老“沾益州”是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元世祖命的名。后由于明代末期黔西、威宁、老沾益土司部落安氏造反,老沾益府被迫搬迁至今沾益。当时老沾益州下辖三个县,即石梁县(今宣威)、交水县(今沾益)、罗山县(今富源)。这里简介一下张布政,他就是张紞,又名张昭季,今陕西富平县人。他在云南履职30年。朱元璋死后,建文帝朱(火允)文登基后,被擢升为吏部侍郎。不久,建文帝叔叔朱棣夺取皇权,张布政列为打击报复的对象,被明成祖永乐帝朱棣整死。当时被偷偷安葬在富平县,其墓碑有文曰:“临政有为,谓之才子;临危授命,谓之有节;才节兼全,谓之君子。”如今,这句话在中国墓碑文中,有较高的文启思想和箴导意义!
然而,洪武25年正月辛巳日这天,朱元璋下旨:“云南沾益州(今宣威)㷓都驿为炎方驿,卜鲁吉驿为松林驿”。
故此,今沾益之炎方在明朝之前的元代叫“㷓都堡”,明初朱元璋平定云南后叫“㷓都驿”。今沾益的松林村在元代叫“卜鲁吉”。“卜鲁吉”又因西南夷人用鸡或鸡骨占卜闻名而起源。而“卜鲁吉在蜀汉,西晋、南北朝、隋及唐时属平蛮县或平南县、或平南乡”。"卜鲁吉"在史书中因抄写或制版误作"普鲁吉"。
史证来源,详见《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一四、二一五》,明文史家谢在杭《滇略》、宋元版云南兵用地图等,万历邹应龙修《云南通志》、唐袁滋《南中纪状》。《元史》等。
说明:明末清时,一些文人误把"㷓都驿(今炎方)"抄印时误作"火忽都驿"。
注:本小探文属“风之前端”也号(南中鹤飞)探史之作,当世乃其一家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