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抄
【原文】
13.28 子路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谓士矣。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
【题解】
前面子贡问士,孔子提出了士的三个不同层次;这里子路问士,孔子则提出要处理好朋友之间、兄弟之间的关系。朋友结交多因意气相投,难免有偏袒徇私或者只有酒肉交情,故孔子强调“以友辅仁”,希望朋友间互相善意批评来提升德行;兄弟关系紧密就会言行少顾忌,反而容易因小事而生怨,所以孔子强调要兄友弟恭,这样兄弟之间才会和谐顺遂。这些回答都是在因材施教。
【注释】
①偲(si)偲:勉励、督促、诚恳的样子。
②怡(y1)怡:和气、亲切、顺从的样子。
【译文】
子路问道:“怎样才可以称为士呢?”孔子说:“互相帮助督促而又和睦相处,就可以叫做士了。朋友之间互相勉励督促,兄弟之间和睦相处。”
//我的感想//
只感受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重要。
也更理解到每句话是有一个前提和环境的,脱离了这个前提去挑毛病,去发表相背的“点”,你总是会找到。
所以读书有方法,其中有一个是“触动式”读书法。
“兄弟怡怡”。家庭成员之间“怡”“怡”,对父母“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兄弟之间和睦相处怡然自得。
“兄弟怡怡”,这句话警醒到我自己了。
昨天刚刚接收到《人生只有一件事》中人生捷径是“道歉”。那这个道歉在家庭中的重要作用可见会更是不一般了。
哈哈,这里也可以看到不同关系,不同沟通,不同相处方式,也有“名正言顺”的影子了。
子路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谓士矣。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